腰椎正骨手法 腰椎综合征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决定腰部正骨手法。腰椎椎体粗大,腰椎椎间只有一对后关节,其关节面呈矢状面,有利于负重及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但不利于侧屈。腰椎在胸廓和骨盆之间,是人体活动的中点,且腰椎负重大,活动频繁,故腰部易发生慢性劳损,尤以在侧屈姿势下用力不当时,极易发生小关节错位而出现急性腰扭伤症状。严重损伤还易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而髓核突出。针对这些好发病症, 腰部的正骨手法常用的有如下:十法即俯卧冲压法四式旋转摇正法二式扳按复位法二式;抱膝滚动法与背晃法。 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适用于腰椎后凸及侧弯者。手法操作与胸椎相同,亦可用两个枕头把冲压处悬空,腰部所需冲压力大些,术者双肘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按压,当患者腰肌放松时加上冲压闪动力,重复2~4次。 2.双手间接分压法:适用于腰椎前滑脱或倾位仰位者。患者俯卧,于腰椎棘突凹陷处的腹部垫一个10~20cm高的稍硬枕头。术者两手交叉掌根分置于凹陷棘突之上方和下方稍隆起的棘突上,两手同时向下按压,由于交叉后,其力量方向相反,与垫枕上顶作用,可间接地迫使前凹的椎关节向上还纳复位,故称间接分压法。3.俯卧牵抖冲压法:适用于胸、腰、骶椎的椎间关节各类型错位。属正骨手法与牵引相结合的术式,对新创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症,能促其还纳复位,对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已硬化)、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皱褶等较重患者,并发各类型椎间错位的复位治疗,较单人施术效佳。实施时,术者根据病情,决定“定点”的方法(参阅本节内的: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双手间接分压法、双手旋转分压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的软枕上,嘱其双臂伸直上举(防止牵抖时胸肋骨因擦动而挫伤,引发胸痛),用手抓紧治疗床头边缘(因故不能双手抓床者,由第二助手协助用手抓紧其双侧腋窝部),对T3-10椎间复位者,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配合做深呼吸(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呼气),在纠正腰椎滑脱症者,指导他配合咳嗽(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咳嗽)。助手站其下方,检查患者双足长度(后图70A),做好牵抖准备。术者按复位主要病椎的棘突偏向,决定站其左侧或右侧,面向其对于侧肩部站立,以靠床的手掌根部做冲压(棘突偏左站左侧,用右手冲压),另手为辅助:(1)直接冲压法时,重叠在主冲手背上;(2)间接分压法时,按于病椎下方后隆的椎棘突上;(3)旋转分压法时,与主冲手分置“定点”于对应的棘突或横突上。嘱患者腰肌放松,术者口令12-3。1-2时,第一助手将其下肢牵拉并上下抖动1~2次,当口令3发出的瞬间,三人同时发出爆发力,术者双手向前上方冲压;第一助手向下用力牵引抖动;第二助手用力拉住患者。助手双手紧握患者踝关节上部,先牵抖“长脚”,轻力牵抖2~3下,以松解病椎错位的“交锁”,再牵抖短脚,以较重力牵抖3~4下促使椎间“复位”完善(根据病情量力,用力宁轻勿重,先轻后重,切忌追求响声,以保安全),继而仍以稍重力牵抖双脚2~3下(滑脱式、倾仰式、混合式错位者3~5下)。手法完成后,再将患者双下肢比较其长短之差是否改善或已正常。 4.俯卧牵引 兜肚法(已革新为仰卧提臀冲压法,详见本段后附文):适用于第五腰椎 —Ⅱ度滑脱症。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腹及骨盆部垫一薄棉软枕,第一二助手如俯卧牵抖冲压法,但第一助手同时握其双踝部,术者面向患者头部双脚分开跨站于患者臀部左右两侧床上,弯腰将两手从患者腹侧伸向前方,十指交叉夹紧将患者抱住患椎前腹部,当口令三发出的瞬间、一、二助手用最大力向两头牵拉;患者同时用力咳嗽一声术者突然将患者下腹部兜抱起抖动下。若手法后症状改善,可重复3~5次。若无助手,此法可改下式进行,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面向患者,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立于其足部床上,把患者双下肢屈髋90°并将其臀部提起放下碰击床上,此震击法若有效果,可重复2~4次。附:仰卧提臀冲压法:适用于腰椎滑脱症。以L4向前滑脱Ⅱ度为例。术前请患者排清小便后,仰卧治疗床上双手分别抓紧两侧床缘;术者站立于其右侧、右手握拳以深按“定点”于滑脱椎体前方;第一助手站在患者双脚之间的床上、双手握紧患者双踝上部,将其双下肢向1上提起离床60°~70°;第二助手站床头侧边,用手抓紧其双侧腋窝部。施术时,术者口令1-2-3。当口令3时,第一助手顺60°方向,用短速的闪动力,提起患者臀部离床约5~10cm,以冲撞术者“定点”握拳。患者和第二助手稳定患体的同时,与在提臀向下牵引力使患椎间隙被拉宽的瞬间,与滑脱椎体受拳头碰击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椎体向后还纳复位。Ⅱ度滑脱者,多有先天性峡部不连,极易复发,我(广州医学院)研究所在手法复位后,以椎体融合手术治疗,疗效很好。≥I度的腰椎滑脱症,采用治脊疗法,即以正骨复位为主治法,以微波和水针(或小、针刀)为辅治法,加强预防复发的指导,多可不用手术治疗而获理想的远期疗 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适用于全部胸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胸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手法。尤其适用于胸、腰、骶椎的脊柱侧弯的调正,和老年人的肥大性脊椎炎,是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此法用力柔和,胸腰椎后关节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一助手马步,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将患者双小腿抬起屈膝成°~°,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其腰腿部放松,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字子形往返摆动,使其腰、臀、小腿成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此时术者站于患相棘突偏歪方向的床边,以一手掌根部按压于患椎后旋的横突后侧,另手以拇指按压于患椎棘突偏侧至椎板部作“定点”,与助手两人动作要协调,用力相一致。如无助手时,用枕头将患者足踝部垫起,术者一手“定点”于横突或棘突部,另手摇动其臀部使其左右摇摆活动。每次约5~8分钟。此法还可作为放松手法,常配合其他正骨法进行复位。6.坐式旋转摇扳法: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胸腰椎其他错位类型做辅助手法。以L3棘突偏左,L4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坐于方凳上,助手立于患者左前方,用双膝双手夹持患者左大腿,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嘱患者双手互抱,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肩侧伸出,抓住患者左肩臂部,左手扶按于患者左侧腰骶关节右侧,拇指按住L4棘突右旁,嘱患者腰背放松,徐徐将患者拉动向前弯腰并向右转,先左右摇动2~3下使患者适应后,将其转至右侧达最大角度时,再加一闪动力转动,左拇“定点”处同时加力拨动棘突,促使L4复位。按如上方式做左转方向复位。助手固定患者右腿,术者右拇指“定点”于患者3棘突左旁固定,其余操作同上述程序将L34后关节复正。此法如无助手可令患者骑坐于床上上或低靠背木椅上而将其下肢固定即可。7.侧卧摇按法:适用于胸腰椎左右旋转式和混合式错位。例如凵4棘突偏右为例棘3左、棘4右、棘5左)。患者体位:右侧卧位(先做健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放于右大腿内侧上,右手放于枕上,左手屈肘放于身旁,头略后仰。术者面对患者立于床边,左手伸直抓扶患者左肩锁骨部,右手掌按扶于患者L3、4棘突处,右肘稍屈按压于其左臀部,嘱其全身放松,术者双手同时轻松地将患者左肩,左臀部做前后扭转推摇2-3次,待感到患者已放松腰背部后,左手将其肩推向后固定,右肘用力将其臀部向前扳按至最大角度,术者紧收右肘,加上身按压的闪动力,常可听到腰后i关节“咯喟”响声或在右手掌触及其L3、4后关节还纳时的弹跳感。患者转为左侧卧位,重复上述摇按法,此时术者以左手按扶其L4、5棘突上,复位方法相同。8.俯卧按腰扳腿法(二式):一式适用于旋转并反张(后突)的腰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棘突偏左后突为例(棘3右、棘4左后突、棘5右)。患者俯卧,双下肢伸直,术者立其左侧,左手掌按于L4后突的棘突左旁,右手将患者右膝及大腿托起后伸,并渐扳向左后方,术者两手同时徐徐用力,并抬起放下往返2~4次,待其适应,腰部放松后,将其右下肢扳至左后方最大角度时,左掌加大按压力,右前臂加“闪动力”将其右下肢再加大而有限制的扳动一下,复位动作完成。其余类型错位可参阅此法类推。二式适用于腰骶椎侧弯侧摆式错位。例如顽固性腰痛者,伸屈、转体功能正常,侧屈功能受限者,触诊L3棘突轻度偏左,相关后关节有深压痛,其上下椎棘突序列正常。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术者站其右侧,以右掌根部“定点”于L2棘突右旁,以左手前臂托住其双膝大腿部,顺床面将双下肢向左侧摆约30°,继将双下肢扳向右侧至侧屈角度≥45°,与“定点”手同时发力,完成扳按动作,此为“解锁”。继而术者站到其左侧,用左手掌根部“定点”于L3棘突左旁,右手前臂托住其双膝大腿部,顺床面将双下肢向右侧摆约40°,紧接托起双下肢向左侧摆至最大角度≥60°,与“定点”手做1~2下“闪动力”,完成侧向扳按复位手法。本手法完成后,要加双下肢牵抖法2~3下作为手法的“整理”为佳。此法复位时应注意保持侧屈扳按动作,而不做向后抬腿的旋扳动作。9.抱膝滚动法(二式):一式适用于胸腰、骶椎向前滑脱式错位,脊轴过伸者。患者仰卧,以软枕护头部,双手交叉将双膝紧抱(屈髋屈膝),术者站其右侧,左手托其颈部,右手抱其双膝,将患者做仰卧起坐→坐后而又卧下,往返滚动,且每次卧下时将患者用力抬起臀部,臀部一次比一次抬得更高些,使过伸成角的胸腰骶椎间在运动中渐次复位。二式适用于骶椎点头导致腰骶成角者。患者预备姿势同式,术者右手及前臂抓按在其紧抱的膝部,左手托住其臀下部(骶尾椎部),施术时,只让腰骶椎间做过屈滚动。10.背晃法:属民间传统疗法,具有自身牵引(双下肢)及摇正作用,但无“定点”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无助手、无牵引器械时采用。患者与术者背靠背站立术者双肘与患者双肘交叉扣紧,术者弯腰将患者背起双足离地,然后做左右晃动、上下颤抖等动作,约2~5分钟结束。 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骨推拿法举例:病例:男,26岁,一年前有外伤史,一月前因搬抬重物扭伤腰部,出现右下肢串痛,右小腿前外侧麻痛,咳嗽、大便时疼痛加剧。经骨科检查,确诊L4、5椎间盘突出。曾做重力牵引]未能改善。触诊腰部板硬,第4腰椎右旁压痛L4棘突偏左(余在右)并后突。治疗以正骨推拿加牵引为主,配以腰部热疗法,每日1次,10次后加水针治疗椎旁软组织劳损点,改为隔日1次,20次为一个疗程。正骨推拿操作程序患者俯卧治疗床上,术者站其左侧(棘4偏左)。 (1)放松手法:掌揉法并拇指揉法以脊椎两旁软组织部为重点,上至第10胸椎,下至双侧臀部,遇疼痛敏感区,以掌按压约10~20秒钟,约需3~10分钟,可充分放松腰部板硬的软组织。(2)正骨手法①摇腿揉腰法:术者左掌根定点于14棘突左旁,约2分钟;②侧卧扳按法(先健侧、后患侧);③俯卧牵抖冲压法(重点手法);④俯卧按腰扳腿法。(3)强壮手法:双拇指弹拨L3-5椎旁硬结,重力点压第四腰椎椎旁两侧及肾俞、环跳、委中、昆仑等穴位。(4)痛区手法:右下肢掌揉、指揉搓法、关节运动法、麻木区指捻捏法、叩打腰背部。加润滑油平推掌擦法至有热感时为止。治疗结束,可以复查直腿抬高试验,以检验手法是否有疗效。一般先做腰部热疗20分钟,紧接手法治疗。手法后如症状明显减轻,或直腿抬高能提高至60°以上,不必加牵引治疗若手法疗效较差,手法后加重力牵引15分钟。附:胸腰椎正骨实操举例本书原著出版二十年来,由于教学需要,已将胸腰椎正骨推拿法,归纳为四步十法。胸椎和腰椎通用手法较多,实施时,要注意椎间关节解剖生理和病理的不同,正骨手法的“定点”不同,例如接椎的棘突与横突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面胸椎的横突在上一节胸椎的棘突旁。 现将常规的正骨十法简述如下1.摇腿揉腰(背)法,纠正胸腰段脊柱侧弯并旋转式错位;2.侧卧摇按法,纠正旋转式错位,腰椎比胸椎效佳。3.旋转分压法,纠正旋转式错位,胸椎比腰椎效佳。4坐式旋转复位法,纠正腰椎旋转式错位,胸椎混合式错位。5.俯卧牵抖冲压法(直接冲压法、双向分压法、旋转分压法),纠正脊椎退变并发各类型错位和椎间盘突出症。6.俯卧定向捶正法,纠正各类型错位,多在牵抖冲压法后做精细调正施术。7.仰卧抱膝滚动法,纠正滑脱式错位,腰弓过伸、腰骶成角。8.俯卧按腰侧向扳腿法(按胸扳肩法)纠正胸腰椎侧摆式错位。9肋骨平推法,胸椎复位后纠正肋骨隆凸变形、肋横突关节错位。10.仰卧提臀冲压法(由俯卧牵抖兜肚法改进),纠正腰椎滑脱症。 摘自龙层花(脊椎病因治疗学) 关于周氏正骨针灸培元疗法实用研修班的通知 为了弘扬祖国的中医文化,培养更多的中医技术人才,同时推广中医绿色疗法,提高国民健康,服务更多的患者,为此,医院特举办"周氏正骨针灸培元疗法"临床实用高级研修班。 关于老师介绍: 周仁鲁,周氏正骨培元疗法创始人,从事正骨针灸二十余年,先后荣获感动淮北、淮北好人、十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03年发表的健康疗法—周氏整脊特色疗法论文,被多家医学媒体相互转载,并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根针治愈无数被病魔折磨的患者。在家乡大力开展公益培训活动,培养学生两千多人次,弟子几十名,深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支持。 1.关于疗法介绍 周氏正骨培元疗法是周仁鲁先生创新的一种新疗法,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汲取众家专长及自已的多年实践、总结和创新的一种安全、易学、高效、无痛苦和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目前,各家各派针法、手法均以止痛为目的,而忽视患者自身元气不足。固本培元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元,本,是根本,元神的意思,即基础。固本培元即巩固根本,培养元神的意思。《易经》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也应像天体运行那样气血昼夜流行不息,则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中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废物停留体内,势必造成气血流行阻滞,影响健康。“固本培元”能促使机体气血流畅,消除代谢产物,使脏腑、气血恢复和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动态平稳,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之,“固本培元”是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精髓。 2.疗法特点:周氏培元疗法有两大特色 手法特色: 周仁鲁从事临床中医正骨针灸20余年,拜师学艺,博采众长,在东方道家柔性正骨的基础上研究一套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痛的纯手法。 本手法优点: 不暴力、不蛮力; 一般几分钟乃至几秒,致筋柔骨正气血通,倍感轻松; 巧用杠杆力,患者自身发力或辅助患者发力; 零基础,不记穴位,一学便会。治愈了无数例疼痛患者,深受广大患者及同仁的赞许。手法轻、柔、稳、准,让患者在享受中祛除病灶,且疗效持久。 针法特色: 用最小的针,治疗最大的病!用最小的痛感,解除最大的痛苦!用最简单的方法,治愈最复杂的疾病!首先依据不同疾病,找到相应的病灶和反射区即疾病的源头,运用十二时辰针刺法(只用一针)和二十四节气针刺法(用针三至六根),能迅速止痛,直达病灶,祛除病魔。针灸的同时加以培元固本,让患者气血充盈,让健康的气血营养受伤或病变的组织,达到一个长效自治自愈的目的。 3.疗法适应症: 骨伤科: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强制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各种风湿,类风湿等。 妇科: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崩漏,乳腺增生,乳房肿块等。 男科:阳痿,早泄,遗精,前列腺,尿路感染等 内科:头疼,发热,咳嗽,哮喘,心脏病,各种急慢性胃肠炎,腹泻,便秘,肝炎,胆囊炎,失眠抑郁,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 四、教学内容: 周氏培元疗法是治人而不是治病,整体气血好了,脏腑功能就恢复了,经筋得以濡养,筋正骨自直!如此而已! 本次培训的内容有:针灸绝密心法,密传针灸口诀,心法和针融合,针感随心传。 周仁鲁《周氏正骨整脊培元疗法》现场视频 联系人:杨老师(哪里看白癜风专业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