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_4693377.html T大的体育锻炼传统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就已然显现 当一位考生与T大代表团言笑晏晏时 P大招生组反问的一句 “且慢!难道你想每天跑三千米吗” 总能起到恰好的气氛转换效果 考生可能会笑容凝固眉头紧锁 然后遭受灵魂拷问: “高三一年读下来我到底跑不跑得动呢” (以上情节结合招生经历虚构) 事实上 不是所有人都有了解信息的渠道 不是所有人都有认清自己的能力 不是所有人都有改变现状的决心 出于种种原因 有一部分人在T大的体育课上无比受挫 忍受着压力慨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清华大学西大操场图源见水印 我找到了一批人 让他们讲了讲自己和体育课的故事 由于这是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 请大家尽量保持理性进行阅读和讨论 非常感谢 林不举乒乓球 轮滑 空手道 形体 上大学之后,每每上体育课都如临大敌。大一的体育课就不必说了,强行统一,枯燥得很。大二选了乒乓球和轮滑,大三选了空手道和形体。现在每周都要上形体课,去综体的路上总是需要一遍遍告诉自己“大四就不需要修体育课了哦”来勉励自己好歹要把最后一学期的体育课撑下去。 自己选的这四个专项,一开始都挺喜欢的,但是这份喜欢远远不足以支撑我精力充沛地完成长达95分钟的聚众表演。 选了轮滑的那个学期,比起上体育课,我更喜欢的是在太阳下山之后,一个人去轮滑场放桩,练习,摔个几跤,收桩,然后换上运动鞋飘飘然地回宿舍去。会了就会了,不会的多练几遍,还是不会那就罢了。快乐得像个神仙。 对我而言,选了乒乓不是为了稳扎稳打杀敌三千,而只是想下次和我爸爸打球的时候突然抖个机灵让他输个措手不及;选了轮滑不是为了脚下生花如履平地,而只是为了体验几把惯性造成的模糊的快感;选了空手道不是为了面对危机的时候来个几招几式,而只是想穿穿空手道服(虽然也没穿成);选了形体不是为了学会芭蕾和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而只不过是想臭美一把罢了。像我这么肤浅的人,对于这些被赋予了深刻内涵的体育课,我实在是找不到于我而言的更深入的意义,却又没有任何变通的余地。 而那由选课的初衷所引发出来的一点点窃喜,最终也被强加于我的课程进度、课程安排、考核内容消磨殆尽。幸好再过几周就可以彻底和体育课说再您的见了。掰掰! 葬爱小哥五千米 清华拳 轮滑 排球 我大一上学期的体育专项是五千米,光跑完全程就要半个小时。对于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来说,这个运动量很正常很普通,但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只是个普通学生,平时最多的运动就是上下课。你让我每个星期突然在集中的半个小时里跑步,还是和别人一起跑。掉队很丢人,但实在跟不上,就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感觉体育课让人越来越累,而且身边的人也越来越累。听说大三年级男生的体测,有个班引体向上没有超过三个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失败吧。 而且上了大学之后经常会熬夜,自愿地或被迫地。如果体育课前一两天刚好熬过夜,就会有会死的感觉。幸好现在大部分老师都能通情达理,可以见习。 体育课虽然只有一学分,但这一学分意味着,你前一天不能熬夜,这一天做别的事情也做不好:上课会很容易睡着;想洗澡的时候时间可能安排不开;穿带着汗味的脏衣服,或者不喜欢的运动服;脚会很累,走路很累。 我不忙的时候会在寝室健身,每天半小时以内的样子。但这完全是为了有好看的肌肉和提高性能力。最近这个健身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事。不过这是自己时间安排的一部分,所以不会有什么不快。 说到引体向上,我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只能做两个,觉得很丢人,就练了一段时间,大一测试的时候做了七个。身边几乎不会有练了还是做不起来的人,我觉得练了确实有收获。 但大部分人都是放弃的,我现在也放弃了。这学期测的是六个,主要是觉得无所谓了。 懒J气排球 啦啦操 我从大一就不喜欢上体育课。下午1:30的课,我12:15下课,匆匆忙忙地吃饭。吃饱了会困,动弹不得,吃少了胃又不舒服,这个push的感觉让我战战兢兢。 后来上了9:50的体育课,更讨厌了,因为起不来,但是其他早上的课不会让我恐慌。体育课上我不敢迟到,不敢缺勤,到了课上发现大脑一片空白,上节课学了什么都忘了;学的时候动作比别人慢,一站到第一排就紧张,不敢直视体操房镜子里的自己。 而且翘了体育课会有强烈的负罪感。我有一次身体不舒服没好意思请假,让同课的帮忙签了到。本来这应该是没有体育课的快乐一周,但是我想,这节课的动作学不会我就落后了啊!然后我第二天又到这个老师的另一节课偷偷学了一遍。翘课也不能内心安宁,真的委屈…… 我平时也会参加别的锻炼,所以并不是排斥体育运动本身。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一个固定的标准,身体素质因人而异。而且体育课与成绩挂钩的设置本人让我很无力。我乐意运动,身体也不差,领军体测还有5分特别奖励,但我体育课拿不了好成绩,只是按要求现场照葫芦画瓢。 说着是“有了新的体验和技能”,其实是对我自尊的一次次伤害。这么说可能有点严重,但我在体育课上并不快乐。我不是因为自己擅长什么而选什么,我是没得选所以只能选这个。固定时间、地点和评测标准我也一言难尽……但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从宏观管理的层面,我也没有更好更有序的方案。 体测就是每年拿你和身边人对比,和前两年的自己对比,然后一年年地提醒你,“你真的长歪了”。 我的猪排饭为什么还没来统一体育课 形体课 我不喜欢跑步跳远一类的体育运动,形体课其实还好,虽然痛了点,但是感觉像按摩,又痛又爽。 据我妈说,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就不喜欢动,平衡能力也差,小时候我跑多了就会摔。后来上小学,体育课要跑步,我就特别特别难受,喘得特别狠,每次都是最后一个。 最打击的一次是,有一次考试要踢毽子,于是我整个周末从早练到晚,除了吃饭就没休息,那一次是真的把自己练抽了,但是这样我还是只能踢两个。下一周就去学校公开处刑了,还被当成不认真练习的典型。 高中的时候,冬天会跑早操,非常痛苦,又冷又饿,我每天跑完都会头晕眼花喘不过气,然后整个早自习就会废掉,冬天的学习被早操影响得很厉害。我向老师请假,但老师说我是“跑少了”,过几天就好了。三个冬天过去了,我也没适应。 对了,早操还让人生冻疮。南方没暖气,到处都冷,跑完操一身汗,紧接着就被湿衣服冻得瑟瑟发抖。 对体育课的记忆,大概就是各种项目、年复一年地公开处刑。 上大学感觉好多了,就是硬性要求的跑步好多哦,好长哦。 小的时候,成绩好,体育差,会被很多人抓着说,是小孩子那种没什么心机的恶意,他们还会围观你体育考试。 (他们会觉得,你成绩好但是体育没我好,说明上帝是公平的,你也不是什么都优秀嘛) 嗯对,我后来索性就给自己立一个体弱多病人设,不想跑步就晕倒。甚至刻意在长跑之前不吃饭,以躲避考试。换现在我肯定不会这么干,我就装自己不行,但那时候觉得不能装,得真晕。 对了,高中有一段时间下晚自习会跑步,不过和别人锻炼身体的跑步不太一样,我是为了自残。学习压力太大,如果真的在身上割个口子,会被老师家长找的。但是去跑步,就很常规了,别人也不知道我跑完步会头痛胸口痛,不舒服很久,所以是“隐形自残行为”。 现在不会进行体育锻炼,顶多陪着舍友做仰卧起坐。但最近……发现自己因为长时间没有锻炼,啪啪啪的时候撑不住了,体力不行,身体肌肉也不行,会被男朋友嘲笑。 不过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抗拒跑跳球类运动,可能是源于童年阴影吧。 “无体育,不清华”图源网络 苹果排球 武术 垒球 游泳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反感体育课了,没有喜欢过。 上小学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体育不好,还挺喜欢玩儿的,成天玩儿各种器械、爬树、爬山什么的。 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期末考立定跳远,我一直及不了格。及格线是1米还是1米2,然后我一直跳不过,全班所有人都跳过了,我跳不过。 最后我就一直跳一直跳,体育老师不停教我,最后刚刚好过去了,期末拿了“及格”。 成绩无所谓,自己一个人在操场边跳啊跳,太难堪了。 我们管的还挺严的,学校每年都有体质测试。 初中的时候篮球考试,投篮,投不准,还被砸了头,好几次。初二有一段时间还在练米,每天跑,成绩还是将将及格。 我跑步的时候班上同学也会跑,他们跑的时候就打打闹闹啊,小情侣搞搞暧昧啊,但跑得还是比我快,就很气,我就是一个很别扭的自尊心很强的小姑娘。 高中,体育变得比较像娱乐课,就还好。 高中期间学了排球、跨栏、啦啦操、乒乓球、网球,还挺有用的,也挺开心的。高三的时候,学衡水嘛,每天早上要求到学校跑步。但是我成绩好,和班主任关系好,就成天逃,不跑步,踩着早读的点进教室上课。 到了大学,一开始是很想提升体育能力的。 确实也提升了。我高三身体特别不好,上大学之后健康了很多。 但是本来就不是喜欢运动的人,运动对我来说是一件需要耗费意志力的事情,各项成绩都达不到。 入学的时候我拼尽全力跑米,用了将近十分钟。一个学期下来,时间缩短了一分多,但距离及格线还有很远,就让人很挫败。 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及不了格,不管是长跑还是短跑,练习也没有用,还是达不到。拼命练习了,20分拿不到一半,就不想练了。 不光是跑步,对我而言,所有的体育运动我都做不到。不是项目的问题,而是体育相关的都不行,体能型爆发型耐力型技术型,基本都不行。 天生的,真的是天生的。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像大部分清华学生无法理解怎么努力学习都学不好的感觉,可能大部分人也无法理解我面对体育的时候绝望的感觉。 现在我的追求就是体育不挂科,不挂科就行了。我不对自己做任何要求。但是看到别人的时候,还是会很难过。 当然别人成绩好肯定也是很努力的,我努力也没用,没用还是要努力,很难过。 去年大概这个时候,我本来心情就不好,跑完阿甘之后在操场上躺着练仰卧起坐,两组一分钟都没达到及格线,我突然开始嚎啕大哭,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当时帮我压腿的舍友都要吓死了。 那学期我仰卧起坐及格了,也就是刚刚及格,20分拿12分,我有什么办法呢,我什么办法都没有。 嚎啕大哭那天我已经练了很久了,离考试只有两天了。 有的时候想,为什么人不能不爱运动。我就是很懒惰,就是很不喜欢也很不想运动,为什么人人都要爱运动?再说句不好听的,我身体不好我死得早我自己受着,我就是一个不能忍受“用眼前的痛苦换来长久的幸福”的人。 我自己可能无法放弃自己,但我想放弃自己某一方面。 某H排球 武术 啦啦操 形体 体育课是我每周的第一节课。今天午后我从床上坐起来,想到崭新的一周要用体育课作为开端,心情就无比难过。 我用了这张表情包发朋友圈 体育课让我不愉快,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我很菜,小时候体弱多病,饮食不均。 曾经试着去提高,亲力亲为跑了一学期阿甘,配速从7分半进步到了6分以内,不过以这个速度跑在期末只能拿几分(满分20分)。 跳远,我把腿砍下来放在起跳线,它都比我自己蹦跶的距离长。骨盆前倾,它让我没有办法长时间地站立或行走。 在那个阿甘学期里,我真的很难过,为什么我努力了,进步了,和别人一比还是最后一名。而且这种努力是有极限的,我知道自己再多做一点点就不行了,综上所述我是先天不行。 也许有人会批评我没有进行科学的训练,有人会批评我练得还不够,也许吧,但我不想进行第二次尝试了。 其二,我会对自己进行bodyshaming(身材羞辱) 这应该算心理因素吧。从大二开始,我减掉了将近20斤,但由于身高还算高,不是很明显。现在是微胖,或者更胖一些的程度。 由于我仍然是个胖子,体育课上教的很多动作,我做出来不标准,不好看。我会被老师点出来,老师会把手放在我油腻突出的小腹或大腿上,让我把肌肉绷紧。 这是让人羞耻到心脏收紧的瞬间。 环顾体操房,都是瘦瘦的或者正常体型的小姐姐们,我真的很难过。自卑让我甚至没有勇气去问一问她们,某个动作要怎么做。啊,我就像一只呆头企鹅。 我办了健身卡,不忙的时候隔一天去一次。自主的锻炼和出汗让我很愉悦,健身的朋友们也会教我一些动作和注意事项。只要能感受到自己在变瘦,在变好,在突破自己,在具象地被人喜欢,我就很开心。 但体育课就是一个负面情绪的发源地,吊车尾要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难。我没有资格去说“老师你教太快了我没学会”或者“我觉得这个动作不科学”,我只是反复地被纠正,耽误自己的组员,在逃避中浑浑噩噩地过一节课。 说得严重一点,我就像清华这所世界一流大学角落里的蕨类,除我以外的其他植物都被阳光照耀着,成长着。 两只咸鱼体育课最让我痛苦的是不能翘,不能上课摸鱼划水写作业,以及夏天户外太热了。 它和英语课在某种程度上一样,主要是作为导向。虽然没什么意义,但是行政命令告诉你,youhaveto。如果删掉了,就会有更多人选择白白了您嘞,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体育锻炼或学英语的意识。 而且也和课程质量有关,体育课还好,毕竟能学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英语课就是完全没有意义(奇怪的走向) 本来的要求不该是“大家都要体育好”,而是“大家不能只宅着不运动”,但现行标准并不是“动了就行”,会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完全没有获得感。 嗯,总而言之体育课的毛病还是在于过高的标准,明明这种东西还是重在参与玩得开心啊。 多年以前的体测评分标准图源网络 体测项目的评价标准是固定的 所以学校里有体育不好的人 相应地也会有学习不好恋爱空白家境贫寒的人 但是这不该成为一个标签 不管是由别人还是由自己来贴上 由衷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人 我是阿芋人间观察 今天累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wq/992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