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皮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2670.html 你能想象一个失去双腿的人, 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 攀登上米珠峰的世界之巅吗? 24岁失去双腿的人生,有多黯然? 从命运的万丈深渊, 到海拔米珠峰的世界之巅, 要攀爬多长多难的路? 46年前,他在珠峰之巅, 把睡袋让给队友,失去最珍贵的双脚。 43年来,一万五千个日日夜夜, 他一天不曾停止铁人般的训练。 截肢、癌症,命运一次次把他击倒, 雪崩、地震,梦想一次次与他失之交臂, 他却说,只要山还在那,他一定回来。 他是夏伯渝老师! 他的所有努力,只为一个梦想 ——69岁,无腿也要登顶珠峰。 46年前,他失去双腿 他今年72岁、双腿截肢、曾罹患中晚期淋巴癌。带着这些伤痕累累的标签,他于年北京时间5月14日10时41分成功登顶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年龄最大,也是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多年以后,当珠峰终于接纳了夏伯渝,不知他是否会想起26岁那年的自己。 46年前,也是在珠峰,夏伯渝失去了双腿。 年5月1日,作为中国登山队第一突击队的一员,26岁的夏伯渝首次尝试登顶珠峰。这支肩负了历史使命的队伍,距离峰顶最近只有米。眼看顶峰将至,却突遇一场暴风雪,20多名队员连站立都困难,却不忍放弃,在上面耗了两天三夜,直至所有氧气耗尽,才选择下撤。 年底,截肢后不久,国家体委为夏伯渝安排了一位德国专家会诊。德国专家告诉夏伯渝,假肢技术日渐成熟,配上假肢,他不仅不会影响生活,甚至可以还继续登山。 “那是我第一次听见这样的声音,那时我也希望听到这样的声音,管他是不是真的。”夏伯渝说,从那以后,他才开始对生活抱有希望。他深知一切运动的基础就是力量。于是,医院的病床上,他就开始了康复性的锻炼。 他将骨科牵引的沙袋绑在腿上,像蹬自行车一样在病床上进行蹬腿训练,也就着病床做俯卧撑与仰卧起坐。一练,床就响,响久了就散架。卧床三年,他练坏了三张病床。 三年后,夏伯渝第一次穿上假肢。他能感觉到锻炼卓有成效,他的腿不仅不发抖,还能迈步,“一般人可能躺三个月就站不稳了”。他更高了,从cm猛地蹿到了cm,比他原始身高还高了5cm。视野更开阔了,这让他心情舒畅。 第一对假肢的体验并不好。70年代末期,假肢技术并不成熟。夏伯渝的假肢就是下面一块木板、上面几根铁条缠着一块铁皮组装,身体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上面,穿着多走一会就会又肿又痛,经常磨得血肉模糊。 那时,就有人质疑,德国专家是安慰他的,穿着假肢走路都困难,更别提登山了。夏伯渝不为所动,“他说能登山,我就要登山”。 身残志坚,他重拾攀登之路 重拾珠峰梦后,夏伯渝加大了训练量。年,他从登山协会退休,大量时间投入训练。 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进行力量训练。包括负重10公斤的沙袋练下蹲,个一组,一次10组;然后是引体向上,一组10个,练10组;接着是俯卧撑,一组60个,做完6组;最后是仰卧起坐,一组40个,练6组。他加大对登山训练,每周一三五去登香山。 与首登珠峰的仓促准备不同,这一次,夏伯渝懂得了循序渐进。8年起,他开始攀登不同海拔高度的山。8年是海拔米的玉珠峰,年再登顶米的慕士塔格峰,年又先后登顶四姑娘山、四川巴郎山。 一步一步的,老人朝着珠峰之路艰难前行,但不知是上天有意捉弄还是为何,几次历经千辛万苦临近珠峰,老人都没能成功登顶。 年,夏伯渝出发攀登。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路线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批准夏伯渝的申请,他只有转战南坡。但当夏伯渝南坡在大本营蓄势待发之时,南坡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山难,12名夏尔巴向导遇难,尼泊尔政府被迫取消当年所有登山计划。 年,夏伯渝再出发,又遇上了尼泊尔8.1级地震,珠峰发生雪崩。那一年也成为40年以来珠峰首次无人登顶的一年。 夏伯渝不是没有退缩和放弃的时候。年,当他好不容易凑满了几十万元的资金开始攀登,却在距离顶峰只有94米时突遇一场暴风雪。 一如年那场让他下撤的暴风雪一样,他一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一行人站立难稳,雪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他想过不顾一切往上冲,但转过头就看到他的5个夏尔巴向导用直勾勾的无辜眼神看着他。想着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他最终做出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下撤。“不能因为我的梦想,牺牲掉他人的生命啊!” 下撤中,他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第四次登顶失利让支撑他的那股劲“一下子就没了”。他连挪步都困难,身体到处晃,只要路不平就会摔倒,一摔倒就躺在冰雪里不愿起来,挣扎着在向导的帮助下才继续前行。那天,他走了将近24小时才回到营地。 心有梦想,路无迷航 可是一次次的打击与失败也没能摧毁夏老师的意志,当他69岁高龄时,终于在年5月成功登顶珠峰! “我登了这么多次,珠峰都没让我上去,用种种危险阻止我,这次终于让我上去了。”夏伯渝说,“所以并不是我有能力征服了她,而是她接纳了我,可能也是看我几十年这么辛苦吧!” 对于用假肢攀登的人来说,最难的地方在于脚没有知觉,“踩在什么地方我感受不到,必须用眼睛看”。夏伯渝拿着两根登山杖,一路低头看着路面,根据岩石与雪层的受力方向,用两根杖保持身体平衡。“哪一段路都很难走。” 夏伯渝回忆说,珠峰南坡的登顶路,有的是50?60度的大冰坡,有的覆盖了厚不触底的深雪,“假肢抬不出来”。还有的路,又窄又陡,沿着山脊网上,只有20?30厘米宽,稍微踩错,两边就是万丈深渊。 最难的是主攀登路线到C5营地之间一段路。C5营地海拔米,是为防止他假肢磨腿特设,此前他未路过。路上有一段小路,窄而斜,上下起伏,中间只拉着一根绳。夏伯渝只有用弯曲幅度有限的假肢,挨着试探脚底岩石。这段仅有20米的路,他走了半个小时。“其他困难我都知道,这个从没见过。” (夏老师登顶路线) (夏老师登顶路线) 当夏伯渝耗时7天登上世界之巅时,他只在上面待了不到10分钟,却成为当时珠峰顶最受欢迎的人。各国的登顶者,见他一对外露钛合金假肢,都立马围过来跟他合影,以至于他事先想好的两张要摆pose的单人照都没来得及拍,留下了一个小遗憾。 攀登,人生一场修行 芸芸众生,每一个人最初都有一个攀上巅峰的梦想,大多数人会因为攀登路上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只有少数坚持下来的人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从而实现了他们的理想。 对未知的恐惧多数来自于想象,真要跨出那一步,并没有那么艰难。爬山如此,生活如此,创业如此,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一直在思索存在的意义,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追寻方式。有人闲庭信步般把生活过成悠扬舒缓的一首歌,有人把生命过成江涛拍岸奔腾不息的河流;有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意义,也有人还在一直苦苦追寻。 若你还是没有找到存在的意义,试着把身体从平时的繁复中抽离,把心灵带进荒山野岭,去尝试攀登一座初级技术性雪山,在登山中静静思考。 攀登,是一次深度体验式的教育,更是人生中的一场修行。 第四届教育人登山节,诚邀你一起来体验——感悟山的魂魄,探索教育的精髓。 第四届教育人登山节 第四届教育人登山节于.4.11正式开启,在茫茫雪山之巅,一帮教育人将共同历经雪山攀登之路,站在一个新高度感悟教育的本质。 活动时间:年4月11日~15日 活动地点:奥太娜雪山+映秀地震遗址 活动对象:教育行业中高管 活动费用: 一人单报价格:元/人; 三人团报价格:元/人; 五人以上团报价格:元/人; (所有报名成功者将赠送冲锋衣、抓线帽) 报名(黄老师) 费用包含: 住宿:成都报到当天两晚标间,两晚营地木屋 交通:成都往返黑水车辆。 管理:登山许可申报。 伙食:成都出发后的用餐,有特别口味的人请自带部分食物。篝火晚会烤全羊,庆功宴酒店中餐。 公共物资:活动所需公共装备的使用。 服务:活动前期线上(活动群内)体能训练指导及装备采购指导,培训费,向导/协作费(1:2),营地后勤服务、物资运输、培训费及技术培训用装备。 保险:六十万的专业户外(人保)保险一份 自费项目: 伙食:返回成都晚餐。 交通:各地往返成都的交通费。 登顶证书:川藏队可代办(四川省登山协会颁发)元/张。 其他费用:个人性质花费,由不可控因素所导致的花费。 特别说明:登山属于特殊活动,受自然因素影响且无法抗拒,活动不设天气等待周期。遇特殊情况,真途登山队拥有活动的最终决定权(如恶劣天气,道路损毁等)。 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