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中考白得30分

发布时间:2017-3-9 4:32:31   点击数:

又是一年三月中。每年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大都在5月10日前后进行。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传递了体育教育改革的信息:全国各省市中考都有体育考试,只不过分值不同。现在的政策导向是——体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将逐年提升,直至与语数外等科目等值。先不讨论这项政策能否落实,离具体实施还需要多长时间,该方案的提出提醒了我们要重视中考体育。

先来看看去年石家庄体育考试的相关信息

考试时间:年5月10日

考试地点:石家庄一中、十五中、二十四中等考点

考试分数:总分30分计,并入升学总分。

考试项目:共三项,每项10分。

男生: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或掷实心球;

女生: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或掷实心球。

中考体育项目及分值

因为考试30分算入中考总成绩,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格外重视。但同时,初三学子时间是很宝贵的:学习新知识,复习初一初二的知识,体育分数如此可口,怎么能够吃得到,吃得饱呢?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备战中考体育的方法和技巧,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练习,拿到这到嘴的30分不成问题!

1耐力跑如何跑得更快

  女米、男米的中长跑是中考体育考试的必考项,测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跑步中的耐力。这项考试一直都是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成绩也往往不太理想,甚至不及格,好像结果与自己付出的努力相差甚远。其实成绩之所以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不是自身运动能力的问题,通常是没有掌握耐力跑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

正确的技术动作

  耐力跑不是简单地绕操场跑完规定的距离就完成任务了,它实际上是由“起跑-起跑加速-途中跑-终点加速”四个部分组成的。跑步的过程动作讲究放松、协调。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放松稍微前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孩子们容易犯的错误

1.不注意呼吸节奏

  中长跑过程中,人的消耗量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也大,一些孩子在跑的过程中嘴张的太大,这样冷空气进去很容易引起肚子痛。中长跑途中,呼吸时建议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方法,呼吸时要注意加大深度。

2.“极点”难以克服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的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就是“极点”,这在中长跑过程中是正常现象。当出现“极点”之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经过一段距离之后,这些不适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练习方法:

  我们可以先训练米冲刺以及弯道跑技术。无论是米还是米,都至少有两个米跑组成的,都会经历弯道跑。初三下学生可以自己把考试要求的长跑距离分成若干段来进行训练。比如女生可将米跑分成2段米冲刺。学生自己计时间跑完第一段米,中间休息几分钟,再继续剩下的一段路程跑完。通过这样前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

  中考体育前一个月。这一段时间主要是进行自查,自己测试跑完米需要多长时间,摸索最快的跑步模式。和同学一起模拟测试,掌握哪个阶段加速,哪个阶段超人最有利于考试成绩。要提醒考生的是,不要在弯道超人。

2立定跳远如何跳得更远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要想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此外还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力的能力。

正确的技术动作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孩子们容易犯的错误

  起跳前的小跳步动作和垫一步动作属于错误的起跳技术,是由于孩子们动作概念不清楚造成的。需要和孩子讲清楚在起跳时不要有“投机”思想,以为“小跳一步或垫一步助动”会跳更远,这其实是违规的动作,算一次跳远失败,不计成绩。多练习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的动作,也可以跳近距离开始练习立定跳远或小步的连续蛙跳;或双脚夹沙包跳,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双脚落地技术动作。

练习方法

1.蹲起跳

  双脚左右自然开立,脚尖向前,身体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要求两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快速有力向前上方摆动,最后用脚尖迅速蹬离地面并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向上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脚踝力量的练习。

  2.单脚交换跳

  上身保持正直,膝关节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用力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进行单脚交换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往前跳跃时,可规定跳的距离(30~50米),重复2~3组。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脚踝力量的练习。

3一分钟仰卧起坐如何做得更多

  仰卧起坐是大多数女生喜欢选择的项目,虽然仰卧起坐是比较容易拿满分的项目,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之后,成绩也会提升的很快,但如果学生不了解正确的动作要求与有效的练习方法,在有限时间内拿到满分还有很大的难度。

正确的技术动作

  身体平躺仰卧于垫子上,双肩着垫平躺,两腿屈膝,腹部与大腿呈90度,大腿与小腿呈90度,两手交叉贴于脑后,双臂屈肘,肘尖向前。低头、含胸坐起,动作协调一致,双肘触及两膝,坐起时臀部不能离垫面,可有同伴压住脚面。

孩子们容易犯的错误

  做仰卧起坐时应配合以合理的呼吸,坐起时应呼气,仰卧时应吸气。但如果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会不利于动作的完成。因此,为了提高动作的质量,还必须掌握技巧。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肩背部触碰到垫子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快速吸气,向前引体低头完成动作。

练习方法

1.快速计数法

  按照一定的节奏,比如两秒一次进行报数,让孩子按照您的口令完成仰卧起坐,以10次为例,每组都是练习10次,中间休息30秒,练习大概3~4组。在此基础上,在练习次数上逐渐增加,比如第一组做10个,第二组12个,中间休息30秒,同时口令节奏也可以从2秒一次变为1秒1次。

2.计时法

  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计时训练,10秒、20秒、30秒等,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做。以10秒为例,家长计时,要求孩子在10秒的时间内尽量完成尽可能多的次数,比如最低要求是10秒钟8个。一般进行3~4组,中间休息1分钟或者30秒。在此基础上,练习时间可以逐步增加。

4引体向上如何做得更多

  作为中考体育的选项之一,引体向上经常是频频遇冷,一所学校拿满分的经常是寥寥无几。它不像跳绳、仰卧起坐,练习一下很快就会进步,有的孩子练习了一个暑假还是拉不上去,只好放弃。其实,只要掌握好训练方法,引体向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正确的技术动作

  面向单杠,自然站立;然后向后摆动双臂,跳起,双手分开与肩同宽,正握杠,身体呈直臂悬垂姿势。待身体停止晃动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身体不能有任何附加动作);当下颌超过横杠上缘时,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为完成1次。

孩子们容易犯的错误

  引体向上中,手承担着身体的重量以及运动过程中额外的冲击力,因此经常会出现手抓不住单杠而不得不松开掉下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上肢力量很强,但是引体向上却做不了几个的原因,因此需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手部抓握力的练习,譬如单杠的直臂悬垂、握力器等。

练习方法

  直角坐位拉,让孩子先直角坐在地上(身体与下肢呈90度),然后双手抓住双杠的其中一根杠,如果杠的高度不合适,可以臀部离地,要求手、身体必须垂直于地面。用力往上的同时,两脚跟触地向后一点一点的退,尽量不要借助下肢的力量。整个练习过程身体始终保持垂直于地面。每组练习到手臂发胀为止。

版权声明:最棒数理化文章除标有“绝对原创”外,均为综合加工、整理。信息来源一般为网络及地方媒体。有明确出处的文章,最棒数理化会标明。

最棒数理化

轻松放松提升

致力于中小学数理化辅导

和学习能力培养。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个性化

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ihua

微博:weibo.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gn/51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