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仰卧起坐会导致瘫痪?国外已叫停,我们的中小学生还要继续做吗”的帖子在家长群中炸了锅! 神马!说的是我们的孩子常常在体育课中会锻炼的那个“仰卧起坐”吗?有媒体称,仰卧起坐中的“抱头”动作以及依靠腰部力量抬升的运动原理,容易引发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国外不少机构以及学生,已对此项目亮红灯。真的是这样吗? 70、80后家长从小做到大的经典体育项目,难道现在不适合给我们的孩子做了?为此,上海升学采访了沪上一线体育教师和运动专家,和大家讲一讲这件事。 曾经的经典项目 会变成过去式吗? 这个话题的由来缘自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25岁的台湾男子在做了几个仰卧起坐后,觉得颈部以下不适。送医后意识清楚,但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医生检查后发现,男子以手抱头的方式仰卧起坐,导致颈椎内血管受不了连续施力而爆裂,血块压迫神经,致颈部以下全身瘫痪。经过及时手术抢救,男子才恢复了健康。而报道中也引用去年12月《华尔街日报》健康版面的文章,称健身界和军队专家正在推动用平板支撑等锻炼代替仰卧起坐,以此避免背部受伤。 一些家长反馈,他们听到这则新闻后非常惊讶,联想到自己的孩子都是抱头做仰卧起坐;而有些家长为了减肥,自己都在临睡前或者健身房里做这项运动。 小编很感慨的是,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是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一直做着仰卧起坐,给同伴压腿,拼命朝数数的同学使眼色,做到40多个以上就能得满分,妥妥地拉一拉体育总分……难道这些,都要成为过去式了吗?仰卧起坐这个经典项目的位置,真的会被撼动吗? 三年级以上学生 有此项目明确评价指标 在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版)中,对各个年龄阶段学生评价指标及测试项目,均有明确规定。而在这一标准中,自小学三年级起,“一分钟仰卧起坐”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分值占到总分的10%,而到小学五六年级段,这一比重占到了总分的20%。 表格引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单项指标与权重一项 在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仰卧起坐是一项最常见、传统的运动项目。在以下的单项评分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三年级及格标准,男女生均为每分钟16个,之后每年递增一个,到小学六年级达到峰值,每分钟需要完成19个才能获得及格。之后男生换成引体向上项目,女生则继续仰卧起坐项目。 表格引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单项评分表一项 据小编了解,中高考体测中,仰卧起坐也是测试项目。 会不会造成伤害? 听一线教师和专家释疑 在之前的媒体报道中,有关医学界和健身界人士有过一些说法,仰卧起坐可能会使颈椎受损,由于紧抱头部过度用力,使颈部过度屈曲,容易引起颈部肌肉拉伤;其次,仰卧起坐会牵涉到臀肌和腹肌,容易导致脊柱受损,尤其对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来说会有风险。 家长关心的是,此项运动实际会不会造成损害呢? 从小编采访沪上一线体育教师和运动专家的实例来看,答案是只要运动得当,不会造成以上伤害。事实上,在上海大中小学,几乎没有听说因为仰卧起坐这项运动而造成伤害事故的,一位教龄20多年的体育教师这样描述。 你要问了,什么叫运动得当?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动作要领来完成,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包括做好热身、有垫子之类的缓冲保护等)。 如果说使用蛮力,比如动作不得当,用力抱头往前倾;或者身体还没活动开的情况下,猛然用力,那么做任何动作,都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等,就不是怪在这项运动身上了,是不是? 那么, 1仰卧起坐的标准动作是什么?按照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仰卧起坐的标准姿势是这样的——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上海师范大学体操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夏信水老师为我们释疑了仰卧起坐究竟是怎样的一项运动。“仰卧起坐锻炼的是我们中间的一段身体,一般在垫上完成。” 动作要领大致是,运动的学生仰躺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成90度左右,两手交叉置于脑后,此时另一位学生可帮忙压住脚踝或脚背。运动者卷腹起身,用肘关节触及两膝,这样就算完成了一次动作。 那么, 2做完仰卧起坐会有什么反应呢?不少人会有体会,第二天起来肚子会酸疼,尤其是笑的时候,这是因为腹肌高强度运动,产生乳酸堆积,一般两三天以后自行恢复,是正常现象。 “仰卧起坐运动能够锻炼腹肌,对于一些学生小胖墩来说,此项运动也能帮助肚子上的脂肪消耗。”夏信水副教授说。 至于仰卧起坐会不会使人的脊椎和背部受伤,夏信水副教授坦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运动方法,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多年来的一线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3做此项动作需要注意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做动作前最好不要在身体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猛然用力。 上海市徐阿根名师班基地学员、杨浦区小学体育教师施琴介绍,仰卧起坐涉及颈、肩、腰、背部的运动,所以在体育课堂开展此项运动前,体育老师一般都会带领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热身运动,比如转动头颈部、肩部、腰部等,把身体先活动开,然后再开展垫上运动。低年级的翻滚动作之前也是如此。 “目前基本没有碰到过学生因此项运动造成伤害的。”施琴老师说,对于暂时无法完成此动作的学生来说,学校采用鼓励家校互动,家里让学生跟家长学一学、练一练;老师也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在有安全保护的措施下,引导学生加强练习,“初期训练时,动作的幅度因人而异,不可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慢慢地引导学生达到课程标准。” 4训练初期达不到标准怎么办?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低龄段同学确实无法完全起身完成动作怎么办? 嘉定二中体育骨干教师徐瑛建议,仰卧起坐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训练的动作,此项运动对于锻炼学生腰腹部的核心力量是有价值的,做的时候需要同学卷腹起身,主动发力,与网络上流行的平板支撑等静态动作相比,要领是不同的。 初学者如果不能完全起身,一开始可以把手放在身体两侧进行训练,等体能达到一定程度,可以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等学生学会腰腹部主动发力后,慢慢过渡到动作标准做法,把十指相扣放在脑后。从实际情况来说,一般小学中年级初学者有些学生会存在困难,但到了初高中,同学们基本都可以掌握动作要领。 上海师范大学体操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夏信水老师则建议,如果学生运动初期力不从心,教师不妨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学生仰卧平躺起身时,力矩最长,对于腹肌还发不出力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若把身后垫子垫高,使力矩稍变短,起身会变得容易些。 另外还有些学生因为重心掌握的问题,起身时臀部会一顿一顿移动,前冲力较大,这种情况不妨把脚部垫高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夏信水副教授说,如果运动技巧掌握不当,起身的时候拼命掰脖子,可能会使神经受压,脖子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确实初期起身困难,那么在触膝后回躺进程中,不妨回三分之一,随后慢慢加深,直至后期能完全平躺起身。 同学们如果有心,平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别的小训练,来针对性地锻炼腹肌,之后再做仰卧起坐,就会如鱼得水啦。 所以同学们,仰卧起坐这项运动,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作为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论证的这样一个项目,肯定有其可取之处,也不是说取消就取消,不可能因某个说法就全盘肯定,也不要因为某个事件而断章取义地去理解。 听老师指导掌握要领,做好热身,妥妥地锻炼起来吧~~ 相关链接: 这些运动伤害要当心 扭伤和拉伤是最常见的儿童运动损伤,而踝关节扭伤则最为常见。约85%的踝关节扭伤由间接外力所致:如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跑步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生长板损伤较韧带损伤更为常见。因此跑步或做运动前先要做好各项伸展和准备工作。 儿童骨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绝大多数由运动损伤所致,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上肢。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肥胖发生率增加与骨折风险增加相关。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年龄≤19岁)运动损伤的排名前10的运动包括橄榄球,篮球,足球,棒球,垒球,摔跤,啦啦队,排球,体操和田径。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需申请授权,授权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ngxue)。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陈莹执行编辑:张骞 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 .北京白癜风治疗多少钱白癜风早期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gn/66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