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说个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腹肌动作。 99%的人会大喊:仰卧起坐! 因为这动作,真的太刻骨铭心了。 「小升初」「中考」「高考」体育测试里,均有仰卧起坐的身影。 临体测前一周,大课间满操场都是军用垫子,一群孩子两两组合抱头仰卧。 作为从小做到大的动作,现在健身房还能看到不少人疯狂输出。 但事实是,这个风靡国内20多年的动作,它被神话了。 仰卧起坐,不仅不瘦肚子,甚至不练腹肌。 被神话的「瘦肚子」动作 仰卧起坐能不能瘦肚子? 答案很明确:不能,根本不能。 伊利诺伊洲在年做过相关的随机试验,研究对象是两拨人: 「每天坚持仰卧起坐的每天吃喝玩不含糊的」 6周结束后,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的体脂和腰围,然后发现——两拨人毛线区别都没有。 不过仔细想想道理很简单: 你不能一边指望练胸胸变大,练肚子反而变小吧。 更何况仰卧起坐也不能有效的「练腹肌」。 仰卧起坐最练哪里? 「脖子头」 仰卧起坐,主要发力肌群是腹直肌。 但我们说到练腹肌,其实不应该是一块肌肉,而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各种肌肉。 所以,衡量动作设计是否高效。 有个必备因素就是:肌肉激活强度。 激活程度越高,动作越棒。 年的一个肌电测试横向对比了市面上知名的腹肌动作。 结果仰卧起坐排在倒数第四。 当然,这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我相信,实际生活里仰卧起坐排名应该更靠后。 因为很多初学者在刚接触这个动作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腹肌在哪,为了有样学样,只能发动「头」的威力。 「仰卧起坐之抱头绝杀」 本身就不怎样的动作,劲全拿来练头了,结果肯定是头「痛」脚轻。 但「头」的问题,只是「仰卧起坐」跌落神坛的冰山一角。 最伤腰的动作,没有之一 做过仰卧起坐的同学,肯定有这样的感受: 腰,真酸。 这是因为仰卧起坐包含「仰+坐」两种模式。 动作的后半段,从起身到触碰膝盖,参与肌肉是「大腿根」。 也就是下面这段蓝色的位置,从腰到大腿,一口气全用到。 这并不是好事,因为你的腰椎在后半个动作里,凭空被施加了压力。 压力越大,风险越大。 据美国NIOSH的规定,腰背产生风险的脊柱最低压力不能超过N。 但根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屈腿还是直腿。 仰卧起坐对腰部的压力都超过了N,这已经不是擦边球的问题了。 世界著名的腰背问题专家StuartMcGill博士对「仰卧起坐」做了专门的研究。 他通过使用设备模拟了仰卧起坐时腰椎的压力状态。 结果发现: 高频率的反复折叠腰椎,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甚至挤压神经。 所以,这个从小做到大的动作,再也不能做了吗? 并不是! 你可以试试叔贵改良后的仰卧起坐! 改良版仰卧起坐 风险更小,效果更好 我翻看了一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仰卧起坐」的要求。 发现,老式仰卧起坐存在三个问题: 动作频率太快,怼次数容易伤腰。 动作模式不合理,腹肌刺激太小。 动作上手难度大,初学者容易脖子酸。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叔贵改良的仰卧起坐一对一解决上述问题: 动作高质量,次数不重要。 动作特有效,练一下就知道。 动作起点低,初学者用毛巾。 好的,咱们一步一步来做。 01 步骤一:平躺贴地,别留缝隙 这样做,可以从开始就减少「脊椎」的反弓角度,尽可能的降低腰椎受到的压力。 02 步骤二:正确发力,腹肌真刺激 首先,将两只手固定在胸部和小腹的位置。 蜷缩上半身,让两手互相碰到,这是改良版的发力模式。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传统仰卧起坐,起身时上半身是「直」的,躯干弯曲程度不够,腹肌激活低。 改良版,就是引导你上半身从「直」变「弯」,越「弯」效果越好。 说完上半身,再说下半身。 03 步骤三:减少大腿发力,腹肌专注 为什么仰卧起坐练完腿酸? 因为在别人按着你腿的时候,你的大腿外侧要对抗发力。 这种对抗会影响腹肌锻炼效果,更容易代偿借力。 这也是为什么做到累的时候,屁股会不自觉抬起来。 改良版对此做了微调,我们降低大腿外侧的发力,提高大腿后侧的募集。 用脚后跟勾着固定物,看起来就像这样。 当然了,我知道很多同学仰卧起坐都会脖子酸。 没有灵魂的网路文章会告诉你「尽可能别用脖子发力……」 这不就是废话吗。 叔贵教你一个毛巾腹肌引导法。 用毛巾覆盖脖子和后脑勺的位置,然后双手拽动,拉起上半身。 这种方法既能降低脖子的压力,又能给上半身一定引导,特别好。 最后,附上一个美国陆军物理治疗师DouglasKersey的仰卧起坐训练计划。 当然是「叔贵改良版」,特别的啾咪。 仰卧起坐训练计划 首先,自测2分钟能做多少个仰卧起坐,记下数字。 做三组改良版仰卧起坐,每组次数是2分钟数字的一半。 前三组休息时间为30秒,如果不累做第四组。 第四组的次数为2分钟数字的75%。 休息30秒,冲刺最后一组,次数为2分钟数字的90%。 这篇稿子是我最近给「国家体育总局」写的一封信改的。 写信的原因挺简单的:还在上学,要体测的孩子们可能需要这个教程。 其实这两年,写「不要做仰卧起坐」的稿子蛮多的,随便一搜都是一堆。 有恐吓的,有让人焦虑的,有说这动作危害孩子的,但一篇又一篇的,就跟打水漂一样,过去就过去了。 我觉得「仰卧起坐」这个事,靠骂解决不了问题。 也希望这个「改良版仰卧起坐」,能够有理有据的帮你解决健身时的问题。 在降低受伤隐患的同时,让腹肌锻炼变的更加简单。 最后,如果可以,希望大家可以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科学健身,真的一点都不难。 啾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gn/9936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