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西城小升初,敢问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10-9 9:54:03   点击数:

点击加入小升初微部落陪你一起小升初。

年5月8日,推优结果公布,孩子如愿一志愿录取,我们的小升初有幸提前告一段落,平静下来觉得应该把这几年的经历写下来,对自己对孩子也算有个交代。为什么没有写是“经验”,而是“经历”,实在是因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升初过程中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所以只能是我的经历了。

生在羊年,很多人说,这一年好啊,孩子少,升学容易,可是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这样,幼升小时赶上碰上牛校减招,按照前一年的经验,有可能进二小的,结果去了另一所小学,实际上,小升初也是这样,同样遇到了大幅度减招(未经证实数据,今年实验和四中分别由人减至人和人,减招人数比例远远超过升学人数下降的比例)。

一、幼升小的选择

幼升小时我们择校去了户籍片区同一学区条件略好的一所学校,尽管学校有较好的体育设施,但是在校期间,从来没有让用过,六年的午餐基本就没有好吃过,米饭烂糟糟的,菜里还有辣椒,冬天能吃口温吞的就不错了,低年级老师还能要求一下,高年级很多孩子都不吃或者少吃午饭,想想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午餐实在让人无语,所以,不要看表面上的风光,还是要选择内在。

身边有同事让我比较同学区的学校哪个好,认真想想,其实好学校有差老师,普校也有好老师,学校可以选择,老师很难选择。我们六年换了2个班主任(语文老师),4个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倒是没换。数学老师都非常好,孩子们基本都喜欢。所以,幼升小择校,就看你运气了,生源和校风可能算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吧。可以放学的时候去校门口看看,总能窥见一斑。

二、培训班之路——金坑?粪坑?还是鸡肋呢?

我们刚上小学的时候,身边就有各种同辈、前辈告诉我,要占坑,最著名的坑就是LJX了,不少同学一年级就去占坑了,我们实在不想那么早就把孩子的童年陷进坑里,抗住压力,也只顶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报了语数双科,说实话,当时LJX真的是找的好小学的优秀教师,1年多下来,对孩子打好作文基础确实非常有帮助(切记这是4-5年前的事情哈),数学倒是没什么印象,好在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没有给她太大压力,孩子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是坚持下来了(不管上什么课,家长和孩子的坚持都很重要,身边也有同时报好几个班的同学,我们感觉都难以成熟,所以一直以来,除了假期,我们都只报一个班,仅占用周末半天时间)。

四年级开始分实验班,除了正常周末的课程,要在周二加一晚上的课,这个时候,LJX已经开始陷入撤并的风潮,我们也随着一次次换校址,一直到六年级,我们换过6个校址。实验班的负面效果也开始出来了(这里仅指对我家娃,也许其他孩子并不这样),每周二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晚课,先考试后讲评(要不就是先讲评后考试),讲评是前一次的卷子和一些补充的内容,速度非常快,孩子非常辛苦,如果有效果也就罢了,但是每次30、40,最好也就是50多的成绩,对孩子打击非常大,自信心严重受伤害,随着校址再一次搬迁,身边的孩子开始推课,取消坑班的传言越来越盛,我们终于在四年级下学期做出了退出LJX的决定。

尽管在五年级暑假,被朋友劝说又回LJX上了1期课(对坑班还抱有一丝幻想),但是由于孩子的成绩始终排不到前队,我们在六年级上学期结束时,最终放弃了。也许我们没有进入A队,不了解其他班的情况,说说我们这个班,有孩子在课上背大声古诗词,说话,玩闹,老师根本就不管,上课和试卷讲评也是草草带过,给我的感觉只有考试、公布成绩、收钱。在教学组织方面也有些混乱,例如杯赛考试,别的机构都公布成绩且拿到准考证或者证书了,LJX的孩子和家长还在茫然的等待。说实话,没有好的教学质量,仅凭传说中的DZ渠道,且不公开信息,LJX真的前途堪忧。(个人感受,不喜勿观)

说实话,我非常庆幸当时孩子爸爸的决策,这一决定对孩子小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换到了XES,没有广告的意思只陈述事实,其实这里的老师也有区别的,不是所有的都很优秀,我们一直跟着一个老师学奥数,不管是哪一个班型,其实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是很不容易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中也因为调课听过另外2个老师的数学课,还上过1期东学堂的课,但是总不如这个老师,有的老师是缺乏经验,对课程掌握不精,有的老师是控制不住课堂,个别孩子的玩闹会影响到大家的学习,我们跟的这个老师能掌控也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适合我们,孩子对于这位老师没有开初一的课程表示非常遗憾。

总结一句话,培训班不挑机构,挑老师。当然啦,管理好的机构才会留住好老师。

至于坑班对于孩子到底是什么,可能关键还是要看成绩,从结果来看,如果想上实验一定要奥数牛,至少有个迎春杯、华杯一等奖啥的,占坑才有意义,如果本身名次在30名开外(估计实验根本点不了那么多,前十名可能比较稳妥),就别在坑班耽误时间了,要不就放开了玩儿去,要不就正经找个好机构让孩子正经学,当然啦,坑班教学好的另当别论,有人说,坑班能递简历,其实从今年看,实验、四中、三帆都是可以在传达室收简历的,成绩不好,谁送都一样。所以,到底是啥坑,还是孩子的成绩说了算。

三、特长到底要不要有呢

我们学过钢琴、小提琴、古筝,至于水平嘛,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古筝学的时间最长,考到了5级,实在是娃吃不了苦,娃爸也心疼,最后放弃了,其实,我是挺想让孩子继续学下去的,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再说2:1少数服从多数,我也没办法。特长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坚持是一样重要的,如果能坚持下去,总算也是个敲门砖。我们没有走特长之路,所以也没啥发言权,亲戚家的小孩儿今年在海淀小升初,走舞蹈特长生,真是辛苦啊,最近1个多月高强度集中训练,无论是金钱还是经历,都不比我们上奥数花费的少,孩子有兴趣能坚持有发展是最好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这种坚持有没有意义就见仁见智了。从今天(5月9日)特长考试日学校门口的情况来看,这条路也不好走啊。祝所有参加特长考试的孩子都能如愿。

感叹一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刚才从实验路过,听到一个家长再说,这边考完还要赶到海淀去,哎……

四、体育确实很重要

我家娃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上,在5名上下晃荡吧,一个同事的娃在二小,比我们大一岁,就一直提示我,不要忽视体育成绩,很有可能影响推优。孩子体育成绩达不到优秀,因此娃爸一直坚持重点训练,每天陪娃下楼跑步,跳绳,在家做仰卧起坐,跳绳和仰卧起坐是强项,要争取分,跑步要坚持,至少在提高耐力的基础上争取加快速度,坚持了1年多,终于,最后的体育测评达到了优,为我们争取推优拿到了重要的一分。学校里就有同学因为体育而痛失推优资格,实在可惜。

五、推优也许是普娃最后一丝希望

在小学期间,孩子们的成绩差距真的不大,1-2分,甚至4-5分的差距真不能说明太多,必须承认肯定有牛娃,但是我家娃不是,应该只算个略好一点的普娃,各种杯赛也就是个三等奖,英语几乎没有系统培训过,只有个三一口语的。

加上目前西城区的政策在逐渐加大派位比例,我们又没有特长,因此,争取到推优资格,实在是我们的幸运。

今年班里有一个同学貌似接到实验的MD,但是也是希望他有推优、特长或者政策保障的渠道,特长不是说有就有的,保障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只有推优是娃儿们通过坚持可以获得的正常渠道,市红、市三好不是一般人能评上的,但是争取三年区三好,可行性还是较强的。当然,也要学校有相对公正的评选机制,这一点,我们学校还是不错的,老师们在每年评三好的时候,为几乎每一个成绩达标的孩子争取资格,所以只要成绩过关,获得三年区三好还是不太难的,我们五下好像全班有21个三好,剩下的就是五下六上的成绩排队了,有清晰公正的标准,对于普娃来说比其他方式要容易多了。

六、我的小升初抉择

有个背景需要介绍,我应该算是北京长大的孩子,小学在海淀读的,但是7岁就随父母搬到西城,当时小升初有考试的,跨区考试回到西城,结果因为两区考试路数不同,只去了一所及其普通、甚至没有人想去的学校(现在成为一所名校的分校),后来一路中考、高考都是普通或者略好的学校,想想我的升学之路基本上还是很平静的,好像当年后门生条子生实在很少(或者我不知道吧),所以升学基本上是相对公平的,考不好,志愿没报好,只能怪自己,没有太多社会不和谐因素,相信大多数70后的普通北京孩子没有上过辅导班,也没学过啥特长,基本上就一路玩儿着上了大学(只说事实,不想牵扯到北京和异地的问题哈)。

奥数嘛,我记得是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大概八十年代中期吧,曾经有幸代表学校被选拔去实验中学参加培训,当时没有啥民办,都是好的中学组织一些有潜力孩子来学习的,更像趣味数学一些,而不是竞赛解题类,可能是我实在也不是这块料,上了没多久,也就荒废了,想想如果坚持下来,没准儿现在是数学家了?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算是在西城长大的孩子,不承认也不行,应该有浓厚的西城情结,不是说西城啥都好,就是生活习惯了,喜欢西城闲散恬淡安静的生活氛围,没有那么大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其实从来没有考虑过西城以外的学校,海淀民办校都很远,需要住宿,而且竞争压力大,中考又不能回西城,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上学的距离,都很难让我们选择去外区,唯一一个例外是理工附中分校。这个学校还是娃儿同学的妈妈告诉我的(原谅我的功课做的不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在网上报名了(具体时间我忘了,反正大家到六下的时候,时刻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jj/72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