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们,体质逐年下降 首先让我挺吃惊的一件事,就是毛豆一年级期中家长座谈会时,体育老师来班级总结工作,给家长们讲的一席话。 体育老师说,每年他都郁闷,怎么这一届孩子体能这么差啊。 然后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他就更郁闷了——原来新一届入学的孩子体能更差。 久而久之他也就无奈地习惯了。 家长们听完都哄地一声笑了。 体育老师举了个例子。他说每年班级都要进行坐位体前屈的测试。而他去年测试过的一个一年级男孩子,刻度数甚至是负数。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柔韧性竟然还不如他60岁的退休同事,可见现在孩子体质有多么的差。 我总结下来体育老师的意思,其实和我这几年的观察是一致的: 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越来越“静态”了。这是我们的大环境有关。 而生活静态的表现呢,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我们特别注重孩子的“吃”,但没有那么重视孩子的“动”。 比如,我们特别舍得在孩子的食物上花钱,我们要给孩子补充充足的蛋白质、营养的膳食纤维、充足的钙质。 像我认识的家庭,每月光奶制品消费就很多钱。即使我们大人舍不得吃的食物,但是只要对孩子好,多贵都会舍得买。 但是孩子食物摄取的需求被满足了,并没有转化为身体的动能,运动的习惯不足,体质一天天下降。 “静态的生活”第二个表现,就是我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像现在很多家庭出于安全考虑,孩子是被限制在家庭内活动的,也不会鼓励去户外活动,孩子运动严重缺乏。 这么过度保护,损失的仅仅是体育成绩吗?不,后果比那严重多了。现在的“静态生活”,其实是给孩子体质不良埋下严重隐患的。 比如说,体育老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我们身体机能的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获得必要的外界刺激,如果外界刺激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就会错过生长发育的最佳机会,人体的身体机能就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比如,大家都知道血压调节能力很重要,尤其看看现在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多发就知道了。 但很少有人知道,血压调节能力是从儿童时代开始发展、巩固的。 那,发展血压调节能力,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做改变身体姿势的动作,或者在不平衡的环境中练习保持平衡。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见到的是: 父母用“危险,快下来”的理由,制止孩子进行各种攀爬活动; 岂止攀爬,有时候就连在户外翻滚也是被禁止的,但这正是血压平衡很好的锻炼; 在交通工具中,父母把最舒服的座位让孩子坐。 但这种做法都阻碍了儿童血压调节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再比如,我们说,攀爬是一种对孩子特别好的间歇性静力和耐力性力量训练。 因为孩子在攀爬中需要反复调整手部受力点,能够延长孩子静力支撑时间,还能发展关节的稳定性。 但是现在又有几个父母允许自己的孩子自由攀爬的? 虽说有的父母花很多钱去报名攀岩课程,但是去上课毕竟每周只能去1-2次,锻炼时间有限。 能充足锻炼攀爬能力的户外游戏呢,又不让玩…… 那么结论就有了—— 孩子吃得太好,也被鼓励多吃。 而运动的缺乏,更导致了孩子摄取的过量食物被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 于是,体质差的孩子多,肥胖、超重儿童也来越多。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下超重的孩子。 毛豆在小学入学时,所有孩子都要做一个测试,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BMI指数,做成健康档案。 如果BMI特高或特低,那都是要被体育老师格外留意,并督促家长改善的。 儿童的BMI指数和成人的计算方法一样,也是体重(kg)/身高2(m2)。我给大家找了个表格,可以对比下,分为男童和女童。 超重的孩子,在小学入学前就调整饮食、增加锻炼时间,让BMI指数降低到正常值。 小学体育都考什么 现在,我把毛豆的小学一年级体育测试项目都给大家列出来,都考察什么素质也写好,也让大家在学前就心里有底。 总结起来,小学时期主要考察孩子这五项身体素质: 速度、灵敏度、力量、柔韧、耐力。 而考试科目一共有这5项: 首先是考察肺活量。 肺活量(VitalCapacity)是指人在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 有的父母会问:考察肺活量干嘛呀?这个又不计入体育考试成绩。 其实如果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