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还没到来,家长们却开始为这件事纠结

发布时间:2018-1-31 18:22:28   点击数:

“娱乐+教育”成发展趋向

随着儿童教育业态的逐渐火热,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细分化、综合化领域快速扩张。目前金华的儿童业态大多照搬国外的设计和运营模式,缺乏特色,如室内儿童游乐园80%设置的都是“翻斗乐”、“淘气包”等高度雷同的游乐设施。

义乌乐之翼游乐园负责人黄钟斌指出,同质化问题对于发展阶段的儿童业态而言是难免的,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要注重教育质量、服务质量的改善,一方面是为孩子成长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支持,比如各类攀岩、探险等先进的探索游戏等;而另一方面能提供符合孩子成长发展的运动内容,满足孩子能力提升的需求,这将大有可为。

有数据显示,新兴儿童体验类品牌能做到使孩子在娱乐中获得教育,寓教于乐成为大势所趋。据悉,乐之翼针对儿童运动专门进行了相关市场调研,并提炼出了“沟通”“互动”、“参与”这三个关键词。“很多家庭来乐之翼重要的原因是让孩子既能锻炼能力,又能达到亲子间快乐陪伴的目的。面对如今社会施加给孩子的多方压力,家长固定的陪伴互动时间有助于孩子得到真正的放松。”

优秀的教育理念受到认可的同时,多角度融合的娱乐思路也在被儿童业态摸索之中。“事实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真实的体验,这会对孩子未来的理性、规划提供更好的基础。除了传统的运动培训外,现在流行的模拟体验模式注重产品打造的同时,背后的教育环节不可忽略。”金华苹果树教育集团负责人曹健指出,培训热在为孩子带来运动量的同时,能够将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的体验更能吸引来家长的目光,未来儿童业态将逐渐转向差异化发展,而设计优化和品牌跨界将成为发展重点,“娱乐+教育”将更专注于开发对儿童成长具有启示性的需求。

暑假还没有到来,市民邢女士却为一件事纠结: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个暑假培训班呢?记者发现,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家长不少。

孩子们现在自由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人运动量不足,近视、肥胖相继而来。加之暑假安全方面的考虑,很多家长觉得,想让孩子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似乎只能通过报课外班来实现。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法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放养主义”遭遇课业负担

邢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在运动方面,她一直奉行的是“放养主义”———让孩子在玩耍中运动。“儿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也想过给他报一个运动类的课外班。可是那时候他每天跟小区里的小伙伴们玩,跑得满头大汗。”邢女士说,当时觉得儿子每天运动量也不小,还能找到乐趣,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一举多得,因此就打消了报班的念头。

孩子上了三四年级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以前几乎每天晚上孩子们都能玩一会儿,现在只有周末能玩,而且周末两天,很多孩子也排上了补课内容,他们不一定都能凑一起玩。”邢女士说,她跟孩子交流过这个问题,儿子说原因是凑不齐人。随着年级升高,以前一起玩的小伙伴们作业都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报了课外班,能一起玩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孩子一个人觉得无趣,自然也就不去跑着玩了。

有一次儿子好不容易跟小区里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踢了场球,回来后竟然喊腿疼。邢女士这才意识到,儿子平时运动量太少了。“从孩子小时候就想让他爱上运动,觉得爱运动的孩子身体和心态都会更好。没想到现在竟然这么缺乏运动,看起来暑假不报个班真是不行了。”邢女士感叹。

放任孩子自己玩不放心

与邢女士不同,市区柳湖花园的张女士认为,要让孩子运动就得报培训班。“现在车太多,别说马路上,就是小区里每天进进出出的车也不少。让孩子自己玩真是不放心。”基于这种情况,张女士给孩子报了两个运动类的课外班:一个是足球,放学后可以在学校踢会儿球;另一个是篮球俱乐部,在校外的一个球馆学。这两个课外班可以让孩子在一周内增加一些运动量,

“孩子现在对这两项运动都挺喜欢。”张女士认为,这两个课外班让孩子锻炼了身体。“即使以后参加工作了,对他也能有一定帮助。”此外她还觉得这样做自己也能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情况,比起放任他自己到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减少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担忧。

培训辅导班支出超学费

家长们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教育资金,一个暑假往往超过了正常的学校支出,形形色色的暑假补习、兴趣班培训———少则60元一课时,多则每小时元以上,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几乎不计成本。记者调查显示,在教育支出中,上交学校部分(包含学杂费、班费、校服、住宿等)的占比普遍不高,很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认为这部分支出只占30%至40%。义务教育阶段帮家长省去了一笔费用,而家长们普遍将大部分的教育支出用于报名辅导班、兴趣班之上。

在受访家长中,有近半数的家庭寒暑假教育费用支出占据家庭收入的比例为1/4到1/3,还有一些家庭每年暑假对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甚至接近家庭年收入的一半。市区南滨花园的王静告诉记者,孩子暑假参加兴趣班和夏令营以及旅游的开支超过2万元,而夫妻俩的年收入也就6万多元,可以说是咬着牙供孩子了。

有关对孩子的投入问题,金华市曙光小学校长张根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孩子教育的日渐重视,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确实要投入不少的金钱,但作为家长,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孩子,然后做出理性的选择非常重要。教育消费不应过度更不应盲目,当下恰恰有不少家长,眼见着人家热火朝天地培训,为了买个安心也给孩子报上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将孩子的优秀与否圈定在了成绩和分数之上,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智和情感,实际上是将教育窄化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充满自信和智慧、爱与希望,而不是成为一个个会机械学习的机器人。”

关键是培养运动习惯

教育专家和家长各自的想法虽然不同,但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城里的孩子想要运动不报班就不行。真的是这样吗?金华市阳光少年篮球俱乐部的老师认为,运动本应是天性的释放,但小学体育由于没有被列入评价机制,在学校里有些得不到重视。在家庭方面,大部分家长不懂体育,很难在体育锻炼方面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导致孩子运动量不足。

作为普通家庭来说,想让孩子运动又不想报课外班的话,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走走路,晚上到公园遛弯,每天坚持快步走一个小时。或者利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让孩子玩玩单双杠。还可以在家做仰卧起坐、俯卧撑,让孩子锻炼上肢力量。”金东区澧浦镇中心小学校长钱光明说。

“主要是家长要有运动的意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让孩子认识到运动对自身的成长有帮助,让孩子喜欢上运动。”对于想给孩子报运动培训班的家长,体育教师出身的钱光明也建议,具体报什么班主要得看孩子自己喜欢什么、家长想让孩子学什么。

(本报记者方令航)

编辑:金晚君(jhwbwx)

还没看过瘾?

长按识别下面的小程序







































白殿风病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wq/74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