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88.html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功能,右肾辖五脏(心、肝、脾、肺、肾)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肾亏也就是肾虚。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轻人,因为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身体一直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这些人甚至会出现肾亏的症状。那么,肾亏的症状有哪些?男人肾亏的原因又有什么?肾亏怎么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肾亏的症状 一、怕冷 患有肾亏的朋友,会有怕冷而且怕风吹的感觉。 二、头晕耳鸣 很多人经历过头晕的感觉,那种眼睛发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滋味并不好受,而且头晕患者常伴有耳鸣之声,妨碍听觉,长久下去,甚至会导致耳聋。造成头晕耳鸣的原因多与肝肾相关。 三、头晕无力失眠多梦 肾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滋养和温煦着其他脏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脏。 四、哮喘 因为肾脏有“纳气”的功能,所以哮喘也是肾亏的一个表现。 五、腰痛 腰痛根本在于肾虚,可分为内伤和劳损。 六、夜间多尿 一般夜尿次数在2次以上,这也是肾亏的一个症状。 七、便秘 便秘的人常因排便困难出现肛裂、痔疮等症,影响工作、生活,苦不堪言。 八、腰酸腿痛、尿频尿急 长时间身体僵硬不变地坐在车里,外加开车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形成气滞血瘀而最终导致肾虚。上厕所的频率极高,而且量少,也有可能是肾亏的症状。 1.外劳宫补肾法 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2.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每次便后,用搓热反双手搓肾脏36次,你会感到腰部发热。 3.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 4.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5.小指头提水法 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 6.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肾亏、肾衰之疾患。 7.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8.按摩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9.按摩关元穴(即丹田,位于脐下四横指处) 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功能: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10.按摩耳朵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1)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5)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6)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11.念“吹、呵、嘘、呼、唏、斯”增强肾心肝脾三焦肺的功能 发“吹”音:“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 反复做6—9遍,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12.健脾通胃肠气保健法 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下,每天1~2次。 13.有事无事“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包括睡觉,魂魄定位。 14.坚持体育锻炼 “肾主骨,骨为肾之余”,体育锻炼可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 经络养生,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坚持为道 初心不忘,能者为师 -END- 林博士介绍: 林博,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心血管内科硕士,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华侨大学医学院医师/教师。行医20载,5年前因机缘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接触中医,有感于临床很多疾病西医束手无措,而中医可达效如桴鼓,逐对中医产生兴趣,再加上博士科研项目是利用现代科学科研方法多角度、多途径来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这一中药对心脏衰竭的作用,结果让我重新认识中医药的强大生命力及蕴含的价值。在学习西医的同时遍寻国内中医名家,结合中西医各种理论,努力融会中西医;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从理论到临床,重新进行了全面学习及梳理,对疾病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临床上远的以张锡纯为榜,近的以吴雄志为师,认为中医、西医都是为人类解决病痛的治疗手段,疗效才是第一位的。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优势在急危重病例,如手术治疗及医疗器械系统维持生命体征确有独特优势;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优势在慢性疾病及预防调理,如慢病及虚损之病,确不能笼统使用神经官能症一笔略过。治疗患者原就应当兼顾标本,因此中药西药完全可以配合使用。临床实践中只要是疗效显著的,我们都要辩证地去继承,既不要盲目地相信,更不要盲目地排斥。让我们在“尊道厚德”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拼搏努力,实现融贯中西之梦,造福一方百姓。 这个是林医生的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