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文吧middot第辑m

发布时间:2020-10-26 17:07:58   点击数:

亲爱的同学们,三月已悄然而逝,我们耳畔还萦绕着它的跫音回响。那"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怒放的木棉、流动的浮云、友人的祝福、亲人的微笑……用心去感悟,都有安静而温柔的力量。台湾作家简媜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身处春夏之交,你是否感受到岁月给予我们的诗意馈赠呢?

宅家的日子里,打开心灵的窗户,欧阳铭同学邂逅了琴声和鸣,冯盈帆同学遇见了小笑脸便签条;走近亲人,邓奕桐同学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林嘉馨同学体会了牵挂的深沉;走出家门,阴雅昭同学回校取书,王俊为同学出门跑步,都感悟到保安小哥散发的微光。当我们鼓起勇气,直面生活,美好也随之而来。

时光如一卷静静的宣纸,等待你去书写,去珍藏。相信这场疫情过后,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李莉老师

这个冬天的温暖邂逅

麒麟中学欧阳铭

这个冬天,冠状病毒将我们的居家生活放慢了节奏,在悠悠的时光里,我小心地捡拾起一个个生活的碎片,细细回忆……

一天,望着清冷的天空,我发着呆,目光中,连一簇簇的紫荆花都变得朦胧了。恍然之间听到了远处萨克斯的声音,那是一种久违的音乐,它来自很远的某一栋楼,曾经听过几次,同样的旋律——《CarelessWhispers》。确实,打破寂静的萨克斯开场,尤其令人惊喜。

原本熟悉的一段乐曲,这次听来,却别有一番韵味,不知不觉,温暖满怀。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跑到房间里,在令人沉醉的萨克斯之声结束之后,调整呼吸,进入剧场,我开始用钢琴讲述我的故事表达我的情感。不久后,萨克斯随着我的钢琴声再次响起,两种琴声几乎是此起彼伏,相互应和,好像两个久别重逢的故人在热情拥抱,亲切叙谈。

第一次亲身经历,那时,整个世界静极了,只留下了两种声音,好像周围的人、物都在欣赏着这两种别具一格的音乐美。它们在同一时空相逢,它们的乐音错落起伏,谐和共鸣。我迷失在了我与他以琴会友的喜悦中,究竟是什么促使了我们相遇?孤独寂寞吗?期待吗?还是坐在窗台无端的等待?此刻的孤独,是良药,更是礼物。这种礼物化作灵感,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对生活的最美好的馈赠。

也许他未曾料想到我的出现,更不知我是何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个乍暖还寒特殊时期,我想,我和他一样,都只愿这悠悠郦声,缓缓流入人心……

一天傍晚,我戴上口罩,独自登上天台。昏黄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拉长了人的影子,日落西方,慷慨地留下它一天最后的光亮。远处盘旋着一群灰黑色的鸟,在城市上空漫无目的地飘荡、回旋。天台下昔日里熙熙攘攘的街道,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也变得空寂了。

“爸爸,快来啊!”不远处传来童稚的声音,原来天台上不止我一人。我转眼看去,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弟弟一同在天台玩捉迷藏。可能是久困家中的缘故吧,他们玩得很尽兴。爸爸捂住眼睛,数着数,女孩和弟弟激动地满天台找地方,看看哪儿能躲得过爸爸的寻找。一会儿,小女孩就被爸爸捉到了,她一边挣脱一边发出“咯咯咯”的如银铃般的笑声。

那笑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突然点亮了这昏暗的、日落西山的傍晚,牵住了我的心。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幕,就这样突如其来地闯进了我的眼眸。它让往常在家校之间忙碌的我一次又一次地错过,而此刻我看见它变得如此直白坦诚、毫无顾忌地出现在这个阴云密布的冬天。刹时,我的心中激荡起无数的波澜,泪水忍不住溢出眼眶。残阳洒下一片金光,我悄悄地走下楼,向家人走去……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中一个个美好的不期而遇,就这样,让居家的困顿豁然明朗,让这个冬天亲切温暖了。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六班欧阳铭

???

教师点评

居家隔离的日子可以怎么过?听,那里有琴声和鸣;看,那里有一家三口欢畅的嬉戏。“役期隔离”的非常时期,阳铭用两个视窗,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即使困居家中,也不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你听,两个演奏者的美好相逢,是不是让寂寞无趣的冬天有了一点浪漫,多了一点温馨?他们此起彼伏的琴声,是美的音乐,更是美的人心。那一天,那个时刻,被“隔离”在家的人们,一定会因为这悠缓的琴声而吐出心中的不快吧?你看,这一家三口玩得多么尽兴多么开心。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许又熟悉又陌生,它是这个非常时期的亮点,又是人生路上“似曾相识”的一段回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它让人在潸然泪下时,会不会更懂得了拥有亲情的幸福和温暖呢?

指导老师:马蓉

最美的春天

麒麟中学王俊为

刚跑过那个弯道,我就看见了它。那是一树火红的木棉!

笔直的干上不生一片绿叶,全都开满了碗大的花,拥拥挤挤,推推搡搡,满树旺盛的生命力。周围的空气中,似乎都流淌着响亮的C大调和旋。

往年这个时候,我总习惯于去满是木棉的林荫道上晨跑,顺便捡几朵新鲜掉落的木棉回家。按照这边的习俗,落花可以用来煲汤,这是独属于春天的时令性美味。受疫情影响,我许久不曾出门了,每天只是蜷缩于家中过活。却是这天清晨,听到窗外鸟鸣阵阵,实在心里痒痒,鼓起勇气,穿戴全身,出门晨跑。就这样遇见这一树木棉,刹那间惊觉春天已至。疫情也许长久地被病毒霸占着,但是春天早就按捺不住了。生命在地底下颤动着,从地表的缝隙钻出来,顺着树木的枝丫渗出来,木棉要吐出大把大把的花来证明:春天的的确确在这里呢!

我难却木棉盛情,拾起几朵落花带回家。一路上,我捧着木棉,行人皆侧目。我欣喜地想要喊出来,让所有人都注意到:“看啊,是木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小区门口,安保人员守着入口测体温,看起来刚值完大夜班,打了个哈欠。他见我怀里捧着木棉,欣然微笑,戴着口罩而只露出的眼睛周围,细纹很和蔼地皱起来。“早啊!是木棉花啊!”他向我问好。我点头回以微笑,努力让许久不曾见陌生人的眼睛,弯曲的弧度温柔一些。“小时候啊,家旁边一到春天全是木棉,火红火红的,那叫一个好看。没想到,今年的花也开了,瞧那壮观,今年是个大年……对了,木棉是可以吃的,你知道吗?”见我颇有兴趣,他又仔细地叮嘱道:“一定记好了,要先晒干了再煲汤,不然滑腻腻的,口感不好…..”

一番“秘籍”传授完毕,他看起来颇为满意,呵呵笑着,测了我的体温,随后放我通行。

不知怎么的,我竟极为感动,胸膛里热乎乎的,欲泪不敢拭。

压抑的疫情之下,多久没有热切而真诚地向他人问好了?而这一面微笑,几句交谈,被透镜似的放大,放大,成了疫情之下不多得的人情温暖。人与人之间,距离远了,心却近了。

疫情严峻,可是木棉才不怕呢,春天才不怕呢,生命才不怕呢!社会也许停摆,但生活不会,生活会在这最美的春天里更加灿烂地绽放。

看看这架势,今年又会是个大年。看看这生活,我加快脚步,飞奔回家去。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一班王俊为

???

教师点评

最美的春天,就是生活在沉重和恐慌中赐予的希望和力量。这希望和力量在一树拼命绽放的火红木棉里,在素不相识的普通人的温情里,在“我”欣喜并飞奔回家的路上。是啊!苦难会停止,但,我们——大步向前、追寻生命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指导老师:王宁宁

这个冬天的温热脉动

麒麟中学冯盈帆

一阵冷风吹来,将地上的枯叶吹得四处翻飞。大街上没有多少行人,仅有的几个也是行色匆匆,相隔数米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明明气温不算低,我的心却徒增几分寒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被这次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越发疏远了。

风有些大了,我便从阳台回到餐桌上吃饭,恰巧听见母亲说起租客回老家被感染了的消息。我打了个激灵,想起我和母亲还同那个租客一起进过餐,那是个微胖的和蔼可亲的叔叔,有着一个与我同龄的儿子。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仿佛就在昨天,那个叔叔还在餐桌上骄傲地说他儿子给他做了一桌顶好吃的菜,而今天,他医院。我既害怕又担心,疫情,原来离我这么近,近到可以轻而易举地带走一个身边的生命。

随着日子的推移,我们家的口罩日渐减少。父亲要上班,外婆外公要出门买菜,哪里都需要口罩,而网上的口罩则总是缺货。无奈下,母亲打算向亲友求助,却意外发现在社区群里有人说要免费邮寄口罩。虽然不一定能邮寄到,但我们都十分开心,仿佛看到了希望。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一个装满十几个口罩的包裹真的抵达了我们家。我兴冲冲地跑去拆快递,看到口罩时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仿佛它们是一个个小生命一样,分外珍惜和爱护。包裹底部还留了张小便条,上面什么也没写,只是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明黄色便签下的笑脸格外好看,洋溢着快乐的旋律,好像是在祝我们积极乐观地面对这次疫情。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暖心举动,让我忽略了肆虐的疫情,感觉到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好。

虽然疫情的到来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但中考在即,我们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夜深了,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学习,疲倦的我正准备上床时,看到了好友佳发来的一条说说,说说上写道:“祝你平安,祝你快乐,祝你睡个好觉,祝你永远可爱。”底下还有人评论说:“加油加油,冲冲冲!”“要开心!”“天天都要快乐!”一瞬间,这些普通的字符仿佛化作了甘泉,把劳累了一天的心填得满满的,整颗心似乎都被乐观向上的力量包裹。即使隔着冰冷的屏幕,那些真诚的祝福也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那字字间真切的温暖和同学间相处的脉脉温情,宛如一件纯棉的衣裳,暖心暖肺,抵挡住这个冬天的寒意。

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出门,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楼顶。前几天上楼,突然发现楼上阿姨种的百合花开花了,一束一束洁白如玉的花朵在寒风中尽情绽放,如玛瑙般的花蕊在春寒料峭中舒展着自己的曼妙身姿。一只蜜蜂闻香而来,停在百合花上嗡嗡地采蜜。大自然的气息将母亲也吸引过来,抱着满月的弟弟,她突然说:“我那个租客出院了。”恰巧一阵暖风吹来,我不由地露出了久违的微笑。瞧,大自然也托轻风带给疫情中的人们丝丝暖意,春天,应该是来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巨大的疫情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又无助。但来自陌生人和好友的温暖,却放大了人性中的善,让人们的心灵靠得更近。这些尘世里的温情,像碧玉一般泊在心间,让我的内心无比地柔软,也让我感受到这个冬天的温热脉动。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七班冯盈帆

???

教师点评

当严冬来袭,死亡的恐惧笼罩在心上,温情的不离不弃成了鼓舞人前行的力量。一个小小的笑脸释放着无私的关怀,一条简短的说说传递着暖心的祝福。人间的大爱在书写,人性中的美好在绽放!我们到此刻才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地亲切,灾难已让人悄然成长。

指导老师:李莉

麒麟中学阴雅昭

这肺炎肆虐的寒冬,也许真的格外寒冷,被禁足在家的日子,也许真的如长夜漫漫。但是,温暖它依然存在,美好它从未离去。譬如寒冬过,必有暖春;暗夜里,宜望星河。身边太多动人的细节,在这特殊时期反更加被放大,抗疫生活中,我愈发欣赏到美丽的温暖。

抗疫期间的生活,无疑是灰蒙蒙的,看冰冷屏幕上的数字:确诊、新增、死亡病例,总在增长。从前普通的日子,显得格外遥远。有时,竟然感受到一丝被软禁的忧郁。

一日午后,妈妈竟取回一份大大的快递包裹,剥开拆开层层胶带和海绵,赫然露出一丛浅淡的绿,原来是一大捧百合。十支可爱的花骨朵,一起乖巧地躺在盒中,挨挨挤挤。有的花苞的尖尖上,已泛起薄薄的红晕。捧出花瓶,盛上水,安置好花宝宝们,放在茶几上。“百合花就要开了,春天就要来了。”妈妈说。我每日都托着腮,在茶几边看着百合们,多像豆蔻枝头的少女,木簪白裙,笑靥盈盈,面颊泛着绯红。大方些的,就忘情地绽放着,曼妙妖娆;内敛的,则半遮半掩,粉面含羞。我数着绽放的百合,花瓣每舒展一分,我的心就更加雀跃,一束百合,何尝不是一个小小春天!

久违的笑容一点点爬上嘴角,其实在抗疫期间,也仍会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美好呢。真是奇妙,平日看似普通的百合,竟可以温暖我由于不可出门而忧郁的心,又唤起更多美好回忆。我不禁出了神,想起刚开学时的事。

放假前,我将大部分课本与习题都留在了教室中的柜子。而假期结束后开展了网课,雪花片似的课本、习题复印件,让我焦头烂额。无奈,回校取书,却被告知:抗疫期间,学校是不能进入的。看着保安小哥坚决又无奈的神情,我低头叹了口气。

正准备回家去,忽然又被他叫住了:“同学……你是哪个班的?”“九十二。”我有些诧异——问这个做什么。“你的柜子在哪个位置?我替你拿书下来。”我不禁愣了愣,又描述了柜子的位置,小哥就二话不说,拿了个用来装书的袋子,朝教学楼奔去。当时已是七八点,小哥的身影很快便隐没了。不一会,他的轮廓便又从黑色中浮现出来。记得彼时夜凉如水,而那个有些模糊的身影却仍清晰地印在我脑中——小哥是典型的南方身材,并不高大,这就把那被厚厚的课本、习题填得满满当当的袋子,衬得更加沉重。他有些矮的身形,微微向提着书袋的右手边欹侧着,微微弓着背,脚下的步子却并未放慢、急匆匆的。我从他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书袋,微微倾身向小哥道谢。

“哎,小事小事。”他摆了摆手,明朗的笑容,在保安亭橙色的灯光下,仿佛小小的太阳,一直暖到人的心底。

“同学,你是初三吧。”我点了点头。“那……好好儿读书,中考加油考。”

“嗯,一定!”我也笑了。

我拎着沉沉的一袋书,每走一段便放下袋子休息一会儿,抚摸着袋中中摞得整整齐齐的资料、课本,我轻轻地笑了。

仰头,夜,真是格外深邃,月,也不知藏在了哪儿,但仍能分辨出万千的星,细细碎碎,却无一不在闪耀。不禁轻轻哼唱“就算黑夜太漫长,风景全被遮挡,抬头就有一片星光。”原来温暖从未离去,疫情期间,陌生小哥的善良、心中的感动,似乎更是被放大了,感人至深,就好像黑夜中的星星,才更显璀璨。

视野回到眼前的百合花,它似乎开得更加明艳了,心中涌起了暖暖的情绪,既是希冀,又是信心。

小小的细节,却分外动人。不禁感叹,世间的爱与美好,从来都不会被病疫带走。在这特殊时期,反而有更多温暖被发现,令我惊叹而感动。被这样美好的温暖拥抱的我,便可细数窗下的花开,计日迎春,翘首朝霞。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十二班阴雅昭

???

教师点评

正如小作者所言“暗夜里,宜望星河”,我们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渴望平凡而美好的生活,渴望人性最闪光、最温暖之处,当然,我们也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用心地去感受那曾被忽略的爱与美好。一束热烈绽放的百合,便绘出心中的一方春天;帮忙拿书的保安小哥,也成了闪耀着光芒的英雄。往日被忽略的平凡点滴,在这特殊时期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温度,汇成了今日希望的源泉。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忽觉爱与美好从未走远,一切都是生命的馈赠。

指导老师:王芳

牵挂

麒麟中学林嘉馨

“本来我也可以参与抗疫战的。”

父亲落寞地说道,他把筷子轻轻放下,告诉我们,医院缺网络技术人员,他可以选择去前线,可是——他却没有。

今年的春节寂静得很,病毒卷席而来,将喧嚣繁华的城市打垮。没有年夜饭,仅有暴涨的确诊病例;再无欢声笑语,或是“过年好”,只剩一声声“武汉,加油”;人们谁也不敢祝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了。

母亲跟我讲过17年前的非典,重灾区在广东,正是她身处的地方,可她说,她一点儿也不怕,尽管非典的死亡率远远比新冠肺炎高,她照常上班,照常生活。而现在,她很害怕。我问她为什么,她脉脉地看看我,还有我年幼的妹妹,她说:“因为,有了你们。”

我的心停跳了一拍,我似乎明白为什么父亲不去武汉,又为什么突然积极地干起了家务活。因为在这儿,有他的牵挂。

父亲很懊悔,他崇敬那些放下牵挂,放下自己,奔向前线的医护人员。现在定有英勇的逆行者去做那个技术人员的工作,父亲说,没事,既然无法奔赴前线,就要做好分内的事。

他不允许我们一家外出,甚至是他帮我们取快递、丢垃圾,一回到家就往身上喷酒精,让我们不要靠近他,好像自己是个身上沾满病毒的病人。

他不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去拿快递里的书,定是要拿到阳台晒一晒,看着晒满新书的阳台,我不禁想到杜牧的“晒书秋日晚”,古代文人雅士是为了防止书帛蛀虫蛀腐,便在炎日下曝书。我们这么做,看是有些附庸风雅,但一点儿也不多余,毕竟,分内的事,能做一些便是一些。

我抬起头,看见阳台的另一头是一对母女,她们看见我,用手指了指我,然后热情地挥了挥手,我不认识她们,可我却不假思索地跟她们打招呼,这些天抑郁的情绪瞬间变得愉悦了,她们又往楼下看去,似乎在等谁,我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不用猜,定和她们是一家人,这时,我感到深挚的“阳台温情”,还有来自家人的牵挂。

这些天,母亲与独居在乡下的外婆通电话,外婆总是遗憾地说:“今年你们不回家过年,我的豆子都销不出去了。”其实豆子还可以给母亲的兄弟姐妹,外婆只是希望母亲能回家看看她,和她聊聊天。母亲叹气,她说现在外面疫情严重,乡下一个病例都没有,让外婆好好在那呆着,安全。外婆又问道,既然安全为什么不回来?母亲低下头,揉揉眼睛,只是说了一声“外面疫情严重!”语毕,匆匆挂掉电话。

我想,母亲是怕自己身上可能会潜伏病毒,回去万一感染了耄耋的老人——这也是牵挂。

春天快到了,疫情好转了许多,已经是一个星期零病例了。“0”在这时是个幸运的数字,人们不再奢求大数字,大数字也敌不过医护人员。

父亲也终于肯让我们去公园走走,我们戴着口罩,很难受,也不时要扯扯。我听到耳后孩子们的笑语,全看不见他们的笑靥;妹妹低下头想吹路边的蒲公英,才猛然发现,自己还戴着口罩,失落极了。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摘下口罩,看看对方笑容扬起的笑涡?什么时候,才能闻闻春天的花朵?什么时候,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能回到家中……

春天就要到了。

一定,很快了!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九班林嘉馨

???

教师点评

真情最动人!

爸爸妈妈不再是英雄,变成护雏的老母鸡;可以避患的去处,有年迈的外婆,故患有所不避。亲情浓浓!

阳台暴晒的书,对面母女的挥手,隔着口罩吹蒲公英的妹妹,公园里孩子们的笑语,一个个镜头慢慢展开,温暖动人!

牵挂家人、牵挂医护人员、牵挂疫情,牵挂春天,绕指柔丝缠成大爱纤绳,拉起生命的航船。

小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来观察,用敏感的心灵来感受,用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字里行间流淌着生命的溪流。

指导教师:孙文玲

生命的色彩

麒麟中学邓奕桐

从前我一直在想,生命究竟该是何种色彩?直到母亲穿上红马甲,在新冠肺炎漫布时毅然充当“逆行者”的时候,我方才明白:生命的色彩于我而言,便是这抹逆行的红了。

母亲是社区党委书记。我向来不大清楚她是做什么的,只知这是一个头衔。初中最后一个寒假,她为了缓解我中考的压力,便早早计划好带我出国。

一月二十八日回国入关时已是凌晨两点了,本来决定要在澳门先落脚,第二天四处游玩后再返深。母亲却坚决反对,还拿肺炎横行的理由来搪塞我。但她明明清楚,深圳的形势要比澳门严峻得多。我不解,却也只能不情不愿地跟着母亲回到了深圳的家。到家后她二话不说便逼着我洗漱,并嘱咐我不许出门。待到一切修整结束,已然四点了。我浑浑噩噩倒头就睡,将疑虑忘得一干二净。

后来几日,我晨起时都不见父亲母亲的身影。我并未多想,只当是如往常一样上班去了——直到我那天在网上看见“禁止复工”的新闻,我知道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傍晚母亲回家,我跑去开门,伸手去接她手里提的袋子,她却往后一缩,慌忙躲开。我觉得好生别扭,便询问母亲,她一边快速脱下身上的红马甲,一边支支吾吾地告诉我社区需要排查居民的健康状况。我将信将疑,也没多问。晚饭的时候,母亲没有与我们同桌吃饭,只是自己单独拿了一个盘子,将饭菜匆匆扒进去,便走进了房间,不再出来。我心里有些不舒服,明显感到母亲在自我隔离。空气一片死寂,平时父母都会交流一天的趣事,可今日他们却有意闭口不言。我联想到近日关于疫情的新闻,心中猛地打了个寒颤。我放下碗筷,走进房间,盯着母亲说:“妈,你别去。”

母亲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埋头吃饭。很快,她放下碗,便去洗漱了。我不由得更加担心起来。母亲如今话都不愿与我多说,一定是去接触患者了。可我想不明白,社区里还有那么多人,凭什么让她去?更何况母亲患有肺部疾病史。

睡前,我找母亲帮我压腿练习仰卧起坐。她向来看重体育,以前更是日日逼着我练习。可她今天竟犹豫了。

母亲最终还是来了,却带着两层口罩,我红了眼,脑海中浮现各种可怕的画面,生怕母亲染上肺炎后一病不起。母亲看出我的担忧,笑着安慰我没事,让我继续练习。待我一练完又立刻离我远远的,催促我去睡觉。

那一夜,我几乎是哭着睡去的。

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手机上多了母亲的一条信息。我至今记得,她说:“囡囡,我是社区党委书记,是一名共产党员,排查疫情是我的职责。在最黑暗的时候,无论多累多危险,我都必须向前冲……”

我陡然间想起数日前曾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肺炎,能挺过去的,因为这里是中国。”我当时热血沸腾,也没多想说话那人凭什么这么说。如今想来,倒也认同了。凭什么?就凭广大的医护人员愿在抗疫一线身先士卒,就凭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甘当“逆行者”而前仆后继。而这其中就有我的母亲。

或许生命可以有多种色彩,但此时此刻于我而言,它是鲜红而炽热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漫长而寒冷、没有一丝天光的地方给予人们最温暖的慰藉与希望。

????

作者信息

麒麟中学九年级三班邓奕桐

???

教师点评

作者的这篇文章朴实无华,却触动着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因为它关乎亲情、关乎责任、关乎生命。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与呵护,那“往后一缩”的动作,“支支吾吾”的语言,无不透露出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恋;我们还看到了一位平凡基层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无论多累多危险,我都必须向前冲”,这是多少挺身而出的“逆行者”的宣言。

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孩子也在一次次自我追问中,读懂生命的色彩。生命有它的执着,泪眼问花,它也会变成一种深情。

此刻,作者的家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缩影,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命的画卷。那是疾风中的生命,充满力量,那是刹那间的永恒,值得永远被铭记。

指导教师:李韶华

李莉老师教你写作文

1.落脚自身抓热点。

在新冠病毒的疫情中,“最美逆行者”“家国情怀”“珍惜生命”等等可能是近段时间作文的高频词。我们是去追逐热点,做新闻的复述者,还是打开心灵的窗户,去唤醒生命体验好呢?李老师的建议是后者。正如欧阳铭同学在家中邂逅琴声和鸣,王俊为同学出门跑步与保安闲话木棉,冯盈帆同学遇见笑脸便签条一般,捕捉身边的小事,发现令人怦然心动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感,它们就隐隐浮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等待你去凝视去挖掘。落脚自身,更富感染力,更易激发共鸣。

2.意在笔先要记牢。

动笔之前,我们先问候自己的内心,凝视那些最柔软的触动,它们带给自己最大的感悟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记录下来,作为文章的立意。就如邓奕桐同学从母亲身上感受到的就是责任和担当,林嘉馨同学感受到的是牵挂一样,以此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再围绕中心,筛选素材去充实饱满内容。

3.心动瞬间宜放大。

要放大心动的瞬间,我们可以抓住一个场景,对人物以及周围景物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把刹那间的见闻和感受拉长,放大,鲜活地再现出来,如阴雅昭同学放大了收到百合花和保安小哥取书的场景,欧阳铭放大了一家三口欢畅嬉戏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成为了文章中的闪光点,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4.议论抒情紧扣题。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既点题,同时又伸发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对于九年级的同学,这点至关重要。也就是我们所书写的内容,让我们自己对生命有了什么更进一步的体悟?我想,只有我们真正去叩问了自己的内心,才会更加明晰地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同学们,请动笔用文字珍藏起生命之中这些点滴的美好瞬间,让它们时刻滋养和温暖我们的心灵吧,当时光飞逝而去,我们终会明白,生命是如此饱满和美丽。

注:李莉老师系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语文中青年名师。

南老师为你解中考作文题

07号命题:话题作文“新习惯,新改变、新自我”怎么写?

三两句话帮你解读题目:

这个题目是在引领我们梳理个人在疫情中的改变。驾驭这个题目有三个要点:一是核心词是“新”字,要抓牢;二是中心意是谈“改变”,要领会;三是着笔位在“细节”(习惯),要落实。通过对疫情中个人生活细节(习惯)新改变的叙写,展现一个疫情里的“新的自我”,这是文章的立意,也是落脚处。

四五角度助你打开思路:

角度一、新的生活习惯,如《我学会了静处》《牙膏慢慢挤,牙刷平着放》《劳动》《第一次倒垃圾》《窗前一片天》;

角度二、新的学习方式,如《连线》《平板好暖》《一个全新的作息表》《“管理”两个字原来这么写》《“学习”反着写》《我学会了自习》;

角度三、新的亲情观念,如《陪爸妈聊天的正确姿式》《厨房这么小,亲情这么盛》《三人行,爱就在》;

角度四、新的处世态度,如《自责一次饮食的贪婪》《我们和你们》《在深居的日子里与生命对话》《春天里,再读自然》

一二提醒领你避入险境:

“新”与“陈”相对,因此选取角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哪些才是跟原来不一样的;“改变”有临时,有长期的,形成习惯的改变才是改变,所以,要考虑有了第一次之后逐步坚持并稳定下来的改变;再重审要从生活的细节着手,越细越实在,真实。这叫写具体。

08号命题:命题作文“陪伴”怎么写?

三两句话帮你解读题目:

陪伴为题并非新鲜的命题,但是非常契合时情的命题,写好此题凭用心。首先“陪”与“伴”两个字的深意要厚读,真读,读实;其次理解“陪”与“伴”与平时的不一样,特别时期的陪伴不光是一种成长的需要,更是一种战疫的特别方式,所以现在写跟平时写多了一次深意。

四五角度助你打开思路:

角度一、亲情、生命陪伴,如亲人、朋友、小动物的陪伴等;

角度二、精神、心灵陪伴,如书籍、音乐、绘画或其他爱好等;

角度三、特别、特殊陪伴,如照片、电话、电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jff/992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