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长假期,我们和孩子开启新的相处模式,这是一生中特别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一起和孩子共建生命中的“诗和远方”:坐在一起喝喝茶、画画春天、下下棋,或者一家人看一部电影,一起回顾一下孩子成长的视频和照片、一起商讨一日三餐、聊聊人生和理想......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欣赏彼此,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延期开学期间,东交民巷小学的家长们也有许多独特的育子经验和陪娃妙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居家故事~ 陪伴孩子是件幸福的事儿一年级1班张恣饴家长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不仅使这个春节显得冷清,也让我们开学的日期不得延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开展网上授课这种线上的教学模式对师生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也正是这样一个非常时期,给我们的家长创造了一个难得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宝贵的机会。顺理成章地担起了辅助孩子学习,同时也更加了解学校对孩子所授的各类课程,和老师之间也会有更好的交流和合作。一次不幸的事件却让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有了意外的收获。 陪着孩子上网课。只要时间允许,我会全程陪着孩子上课,毕竟平时看不到老师上课,现在通过网络可以看到了,也可以看到孩子在上课中是什么状态。但是要让孩子明白,上网课也是正式上课,真正的开学了,而不是看网课就等于看电视玩电脑。 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的学习环境。在家学习不比在学校,没有了老师的管束,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专注力本身就相对较差,如果家里的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因为我家有两个宝贝,住的地方小,所以没法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我们在孩子上课期间尽量不大声说话。 及时辅导孩子课后作业。每节课后,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可以加深孩子对当天新知识的理解,课后我会辅助她完成作业。 帮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虽然孩子线上来学习,但思想上容易出现放松懈怠,只有帮她做好时间管理,才能让她高效学习。线上学习,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我们要履行监督责任,督促孩子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学习和锻炼。在闲余的时间里我会让孩子画一些画,练一下书法和练练舞蹈,合理的安排好孩子一天的时间。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期待我们以最佳状态在校园里重逢! 寻找延期开学期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钥匙五年级4班孟涵滢儿童的心理和成人有很大不同,据研究,幼儿会根据所处环境建立自己生活规律的模型,在他的心中,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他眼前的样子,大概3至4岁左右,孩子会特别不愿意接受改变,任何的改变都会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这一点,相信每一位伴随孩子成长的家长都有深切的体会。比如,孩子初上幼儿园时艰难的适应环境改变;还记得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总坐公交车上学,忽然有一次因为天气冷,我开车送孩子,结果孩子哭了一路,我不得不在半路上又等公交车,后来我才知道,在孩子的眼中,她认为上学就应该是坐公交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孩子的适应力会逐渐增强。(当然,现实中也存在年龄上已经长大,智力正常但心理上仍然像婴儿的人,我们称呼这些人叫“巨婴”。) 目前,疫情不期而至,打破了原有“安定”的生活规律,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在延期开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儿童的心理特点可能是隐藏在很多问题背后的根源,这一点需要我们家长及时考虑到,而对我们五年级的孩子而言,是身心发育加速的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对社会产生兴趣、有自己的理解,但在心理成熟度上仍处于儿童阶段。人们对疫情早期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产生的焦虑等心理,会通过新闻报道、家长聊天、学校通知等各个渠道传导给他们,不可避免的映射到他们内心的思想,同时,面对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见不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安全感缺失,产生不安定、焦躁、无所适从、甚至压抑的情绪。如何重新建立生活、学习、娱乐的新秩序,是每个孩子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作为孩子家长,我想结合和孩子共同面对疫情、居家学习的心路历程,从儿童心理特点的角度,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 学习篇 “生活要有仪式感”---通过居家学习中的“形式主义”模拟开学情境,及时建立学习新秩序。 寒假时,大家在心理上还觉得是假期,心态比较宽松。但开学时间一到,首先产生焦虑的是家长,总担心孩子的学习。十多岁的孩子,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宇宙,家长督促少了,家长会焦虑;督促多了,孩子会厌烦,还会反抗(新技能),这就有了矛盾。但是,如果你沉下心,从孩子角度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一股很强的正能量,他其实非常的渴望认真学习,只是有时做的没有想的好而已。孩子毕竟是孩子,他需要帮助和引导,这很正常。这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及时的感知这股正能量,帮助孩子把这种渴望兑现。我和孩子就一起制定了“时间表”,从早上起床到中午吃饭,都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然后,我们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进行了确认。“会议”由孩子非常认真的主持,并一笔一划的写了“决议”,决议分配了每个人的任务(比如,早上7:30妈妈的任务是做好早饭,9:00-10:30妈妈的任务是通过看手机来工作),会后,我们每个人在“决议”上签了字。第二天,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吃过早饭,孩子竟然背起了书包,对我说,“爸爸,我们上学去吧”,然后,我们经过了从卧室到客厅的“路程”,来到“学校”,打开书包开始听课。现在,孩子非常认真的履行着我们的时间表,你会感觉到她比你更“在乎”这份时间表。因为,生活在她眼中,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她每天“放学”,都会把学习用品规规矩矩的收拾到书包里,放到位于“卧室”的家中。只不过,有时偶尔我们会坐“公交车”往返,有时会“骑自行车”往返。 娱乐篇“只要心中充满阳光,哪里都可以是沙滩”—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蜗居变为广阔的世界。即使朝夕相处,孩子思维的活跃度也使我们感到惊讶。我感到需要为她拓展出更广阔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大小并不在于居家的面积,而在我们内心思想的广度。那么,具体怎样把“世界”变大呢,我们可以先把“世界”变小。 前几天,一件小事让我感慨颇深。孩子自己悄悄筹划了一个“茶话会”,提前让我们帮她准备了奶油、生菜、淀粉、椰子粉等材料,周末的时候她早早的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然后把我们关进卧室,她自己钻进厨房。两三个小时后,我们接到“邀请”来到客厅,看到了惊诧的一幕:在客厅中央摆着一顶帐篷(免安装蚊帐),帐篷中铺了床单,中间的西餐盘中摆放了刚出炉的蛋挞、高脚杯中倒满了珍珠奶茶、刀叉旁是撒上了一层椰子粉的土豆泥生菜沙拉(包括蛋挞液、珍珠、奶茶全是她自制的),过午的阳光正从窗户中照射进来,我们在孩子的安排下,每人手中拿着一本书,度过了悠闲、愉悦的下午茶时光。 五年级孩子的思想和认知有时比你想象的成熟,有时又极端幼稚,她们的思维正处在一个“跨越”的特殊阶段、异常活跃。长期的居家生活无疑对他们感知世界、思想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对她的情绪是一种长期的压抑,这时候,她需要一个纾解的途径,而这个途径就是哭闹。 有一段时间,孩子情绪不稳定,总是因一句不经意的话无端发脾气、哭闹,表现的蛮横不讲理。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孩子缺点的暴露,特别的生气,后来忽然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感觉可能这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样子。如果家长一味的压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娱乐活动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家里进行娱乐活动有局限性,活动幅度控制不好还可能打扰邻居,这时候你会发现,想象是个好东西,可以把家变成“大千世界”。总结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排第一的是“矿洞探险”,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借用椅子、床边等一些支撑,用被子建造出一些幽暗的通道一直连通到床底,然后藏一个“宝箱”让她去找。排名第二的游戏是“深山救援”,在床上把被子随机摆放成山峦的形状,然后利用直升机、汽车、绳索、直梯等寻找困在深山的人并进行救援。 榜样篇“你现在的样子,就是你想让孩子成为的样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寒假时间,孩子学习我也学习,只不过我“学习”的是抖音和游戏。她经常会时不时的朝我撇一眼。后来怕影响孩子,就让孩子单独在卧室学习,但可怕的是人会形成思维定势,就是你不管做什么,她都会认为你在打游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塔西陀效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家是个小女孩,对游戏没兴趣,每次从我手里把手机夺过去,看见游戏页面就会立刻把游戏删掉。“可怕”的是:删掉游戏只需要1秒钟,而重新装需要10分钟,本来理亏又不好发脾气,就这样被删几次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竟然把玩了多年的游戏戒了。 后来,想想学校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过的话,感觉确实自己做的不怎么样,我开始发奋图强。在居家工作的间隙,继续报考了已经多年没考过的职称考试,和孩子一起远离游戏和电视节目,充分的利用好时间,甚至每天孩子晚上休息后还要再听两节课,比孩子还刻苦。我惊喜的发现,充实的生活,使我自己在疫情期间,感觉内心安定了很多。而我的细微变化,孩子都能清晰感知,她也比原来更爱看书了。全家有了学习的气氛,生活开始有条不紊。 我想,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将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不寻常的时光,这段时光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会在孩子的心灵投射出清晰的影像。希望我们大家认真的思考和对待这段时光,更多的从孩子心理特点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度过暂时的困难历程,陪伴孩子积极、乐观、健康、安全的成长。 “10”岁妈妈的陪伴成长 五年级4班刘易飞妈妈 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为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大人停工,孩子们停课,全国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模式,如何配合孩子们安排学习和生活成了我们家长的头等大事。 一,生活上,热爱生活,做孩子的榜样,一起按时作息,行大于言。分担一些简单家务给孩子,浇花,倒垃圾,用洗衣机洗衣服等等,周末列好购物单,一起去楼下惠民超市采购一周食材。整天宅在家里,我会邀请孩子进厨房,学营养配餐,每天学做一道他爱吃的菜(这样有动力),从简单容易做的开始,容易建立自信心,不怕做不好,多做几次就好了。让他不但体会到当大厨的快乐与辛苦,而且增长孩子生活技能,为以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二,运动上,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家有男孩多提供些运动设备,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滑板车,轮滑鞋,自行车等等多些选择,吸引他下楼活动,中午大课间和周末我们都会在楼下小区里活动两个小时左右。既晒了太阳,又锻炼身体了,还能对视力有所帮助。 三,学习上,网课开始前配合学校的课程列好自己学习计划表,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自己能按照计划进行,就是课堂笔记做的不好,我也会尽量一起上课,听到重要的知识点提醒他做笔记,感觉现在的孩子学的知识体系比我们小学学的难了好多,知识面很宽广,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没有接触过数学的鸡兔同笼,数独等好多数学问题,和孩子一起学习后感觉也挺有意思的。周末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选一部英文电影,磨磨耳朵,学几句口语,几个单词,慢慢积累知识吧!和他阅读同一本书,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共学习同进步吧!讨论国内外的疫情形式,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伟大,化解孩子心中的恐慌,更加爱护我们自己的国家! 和高年级的孩子相处,我个人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做个有心的家长,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和你一样大,妈妈犯错误了,你指出来妈妈改正,你犯错误了,妈妈指出来你改正”。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商量孩子的事情,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换位思考,尊重孩子,共情孩子,陪伴引领他,让这一切成为他的习惯,深入孩子的生活生命里,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柳绿花红又一春,相信这场疫情的春天也不再遥远。 特殊的假期我们共克时艰 五年级4班乔粟阳 年的这个春节假期有点漫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我们所有人原定的寒假安排。我们一家四口也经历了一场奔波于北京-温州-无锡-北京三个城市间与病毒赛跑的抗疫战。这期间有恐慌,有彷徨,有焦虑,直到2月9日顺利返京,我的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有了着落,我们一家四口才算真正踏实地恢复生活日常。 回到北京,我们立马开启了居家隔离的生活,之前因疫情影响,弄得我们措手不及,生活有点杂乱无章,孩子们出现了生活作息没规律,晚睡晚起,电子产品不离手的现象。此刻意识到纠正孩子们的这些不好习惯,刻不容缓,于是,家里开了一个小小的会议,大家最终达成共识: 1.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全家人每天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