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伤预防 下背部损伤极少情况下是由单一因素发生,如搬东西、转身等,这类损伤往往是经过一系列负荷后,组织耐受水平降低而发生损伤。因此,各种因素中,在损伤阈值的负荷下长时间或多次累积所造成的疲劳、持续形变或张力更为重要。 在成年人尸体解剖中,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量是接近N—N的剪切力负荷。Callaghan和McGill制作出的椎间盘突出模型显示:仅需要N—N的脊柱压力负荷,但这个脊柱不断的屈曲,就能造出椎间盘突出模型。实验过程中要近10—次重复的弯曲动作才形成髓核破坏(逐渐向后穿过纤维环;如弯曲次数减少,则相应的压力负荷就要增加),这里重要的一点是椎间盘突出似乎与重复的屈曲动作有关。 传统的仰卧起坐和卷腹练习,即使是慢速进行,也会给腰椎造成较高的压迫负荷。Axler和McGill发表在MSSE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不同的练习对腰椎产生的压迫负荷,其中: ”直腿仰卧起坐“(A)为N ”屈膝仰卧起坐”(B)为N ”卷腹-脚固定“(C)为N ”卷腹-脚不固定”(D)为N ”屈膝90度仰卧起坐“(E)为N 二,功能角度 如果仰卧起坐和卷腹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腹直肌,但在人体功能中,由于重力的影响,腹直肌的工作是减速(制动)脊椎的伸展,而并不是屈曲脊柱(躯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