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视力,你不可不知的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1-6-14 15:41:12   点击数:

zhe

ge

个一

yao

zhi

dao

国家卫健委4月29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及相关措施

国家卫健委2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

本次调查共覆盖全国所幼儿园和所中小学校,总筛查人数.74万,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各年级段中小学生.82万。

调查结果1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6岁儿童为14.5%

小学生为36.0%

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0%

2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比较突出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

小学阶段: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

初中阶段: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

小学和初中阶段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

3高度近视问题不容忽视

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也就是近视度数高于度,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由于高度近视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

原因是什么?

监测发现,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

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

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

以上这些因素对近视高发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是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该怎么做?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户外太阳光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高强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学龄前儿童(2-5周岁)

限制屏幕前时间,合理安排儿童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或运动,除睡觉外尽量避免让儿童有连续超过1小时的静止状态,每天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的积累时间不超过2小时。

每天结合日常生活多做体力锻炼(公园玩耍、散步、爬楼梯、收拾玩具等)。

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包括有氧运动(骑小自行车、快跑等)、伸展运动、肌肉强化运动(攀架、健身球等)、团体活动(跳舞、小型球类游戏等)。

减少静态活动(看手机、玩手机、电脑或电子游戏)。

学龄儿童(6-17周岁)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充足、规律和多样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要尽可能减少久坐和视屏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其中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维生素D体内合成,还可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做到运动强度、形式以及部位的多样化,合理安排有氧和无氧运动、关节柔韧性活动、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抗阻力训练、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等。同时,注意运动姿势的正确性,以及低、中和高强度身体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空腹运动,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制定合适学龄儿童生理特点的作息时间表和运动计划,保证学习、运动和睡眠时间。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形式多样的运动,为其提供必要的运动服装和器具等,培养运动兴趣。将运动生活化,如上下学步行、参加家务劳动等。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课间活动或和体育课等时间,在户外阳光下活动。学校要改善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运动指导,提高运动技能。雾霾天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在室内进行不明显增加呼吸和心率的运动、进行协调性和平衡性练习等(如仰卧起坐、瑜伽等),适当延长运动间隔,降低运动强度。

让学龄儿童了解久坐不动和长时间视屏带来的危害,提醒他们每坐1小时,都要进行身体活动。不在卧室摆放电视、电脑,减少使用手机、电脑和看电视等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10个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该文章转载自中国营养与健康,转载已获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3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