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仁肾友频道 为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友量身定做 真正值得您经常翻阅的健康指南 肾移植是一项特殊的手术,术后需终生服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的因素很多. 但是,患者本身的因素最为重要。 01 ▌准备物品:体温表、血压计、量杯、磅称、笔记本。 ▌移植肾肿大,疼痛,食欲减退,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稳定,烦躁,血压升高,不明原因乏力,腹胀,头痛,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建议记录如下内容: ▌测血压每日2次(固定时间,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并计录。 ▌测尿量:记24小时尿量,注意尿量变化和进水量的关系。正常尿量-ml/24hr,正常夜尿量大于ml/12hr。 ▌测体重:体重应控制在标准体重(身高cm-),即能减少药物用量又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测体温:每日2次(晨起和午后)。 ▌自我触诊:检查移植肾大小,软硬度,有无压痛感。 ▌除此之外还要记录服药种类和剂量,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增减变化及检查结果,这些有利于医生合理调药,复诊时携带。 02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新赛斯平、新山地明、强的松、骁悉、布累迪宁、FK)的应用直接影响移植肾的存活,肾移植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浓度过低可导致排异反应的发生,过高会引起肾脏中毒,而且具有一定肝脏毒性。 ▌所以肾移植术后任何阶段都要按医生要求按时按量服药和随诊,不可自行调药,如偶而漏服应尽快补服。 相关文章:糟糕,今天忘记服药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03 ▌复查程序:按规定时间到器官移植中心复查,早八点服药前空腹到检验科抽血检查,待结果出来后到移植中心办公室领登记并领取随访本,然后找随诊医生复诊,结束后送回随诊本存档,护士为您开下一次化验单。 ▌复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环孢素(Fk)浓度、应详细记录并保存化验结果。 ▌复查周期:一般3个月内每周1次,3-6个月每2周一次,6-12个月每月一次,一年以后约两个月一次,每年拍胸片、髋关节X光片一次。每年做移植肾彩超一次。定期眼科检查。当然间隔时间是灵活的,情况异常时应多复查,如有病情变化随时复诊。 04 ▌良好合理的饮食对肾移植的恢复保持肾功能正常有着重要意义,应给予高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禁忌吃增强免疫功能的滋补品,如人参或人参制品,海参、蜂王浆等,因为用后可使免疫功能增加促进机体识别外源性移植肾,促进排异的发生,故绝对禁止使用,葡萄柚可影响细胞色素P酸素,从而影响环孢素代谢,易发生药物毒素也禁止食用。 ▌饮食要求: 1、干(清)净,不食未烧透的食物,不食隔餐剩食,不食已有烂疤的水果,不食切开后放置几小时的水果。 2、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富含多种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食物。 3、忌有人参、蜂乳免疫增强剂。 ▌食物的作用及不良影响: 1、牛奶易引起腹胀 2、动物内脏及肥肉、动物脂肪、河鳗等可使血脂增高。 3、冰淇淋、巧克力可增高血糖、血脂。 4、过食碳水化合物增加血脂。 5、酸牛奶可调节肠道菌群消除腹胀。 6、新鲜蔬菜有利于补充多种维生素,利于通便。 7、西瓜利尿解暑。 8、适宜高蛋白食品、精肉、河鱼、鸡蛋、乌骨鸡、鸭等。 相关文章:肾移植后饮食要注意,有些“健康食品”不宜吃 05 ▌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经常通风换气,尽量避免来客或串门,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出门带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口腔、头发、女性会阴部)预防感染,预防感冒。 相关文章:肾移植后最大杀手——术后感染怎么防? 06 ▌肾移植六个月或一年后情况良好,可继续参加单位安排的力所能及的工作。选择体力消耗较小的,不是特别繁忙劳累的工作,可以循序渐进。 ▌需要注意的是,您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应避免有传染病隐患的工作环境,避免有可能按压移植脏器的重体力工作。 相关文章:肾移植后,你准备何时工作? 07 ▌为减少心脏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有助于健康的恢复。这些运动包括散步、骑固定自行车、游泳、跳舞、乒乓球等。每周散步3次左右,每次20-30分钟被证实比较适合肾移植病人的术后康复。 ▌但是,当活动后出现关节疼痛加剧、胸痛症状、体温升高时都不宜再做运动。另外,重体力劳动和过度疲劳都要尽力避免。 ▌术后三个月以内不可提重物或做仰卧起坐和类似的运动,亦不要做剧烈运动,例如;踢足球、游泳,以免拉扯腹部伤口及扭伤肌肉,三个月后,可以适当运动。有氧运动是最佳方式,如散步、骑固定自行车、跳舞、太极拳,严防移植肾外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恢复工作。 相关文章: 超全肾移植术后运动攻略在手,健康运动一整夏! 移友运动 肾移植后对于打太极这件事,我是认真的 08 ▌术后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手术和康复,甩掉思想包袱,在精神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任何时候,开朗和乐观都是最好的良药。 ▌科学研究显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功能会衰退百分之二十以上,整个机体免疫状态明显地下,很多疾病发生率上升。 ▌需情绪稳定、乐观、开朗,保持家庭和睦,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疾病,遇到挫折不烦恼不悲伤。 参考自:健康指南家庭医生报专业耐心 及时 隐私佳仁云医,您的私人家庭医生点击下图,快速解决疑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