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zjdy/ 最近正在读阿兰德波顿所著的《身份的焦虑》,于是产生了一些简单的想法。 我想,如果某种焦虑情绪突然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那这大概率是说明他/她的人生正在驶向积极正面的轨道。因为相较于不思进取的人,他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眼前并不是自己所憧憬的未来,囿于现状,迫切地想要改变,但却不知从何着手。从这方面看,拥有焦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矛盾的是,现代自由媒体所贩卖的焦虑,所鼓吹的“走出舒适圈”,实际上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负担减轻,而是使其活得更加痛苦。 仔细想想,其实“舒适圈”这个概念本身也根本站不住脚。在我看来,“舒适圈”的含义是自已过往取得的成就,日积月累形成的生活习惯。而走出“舒适圈”则意味着否定部分的自己,强迫自己去迎合,去追随社会主流话语和思潮追捧的东西,而根本不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走出舒适圈,实际上是将自己内心深处温暖的,轻松的,清醒的部分无限拉扯变形,去容纳复杂并且浑浊的事物。换句话说,一个人永远无法走出他的“舒适圈”,而只是单纯机械的破坏。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早在二十世纪,经济学家就向人们证明了社会财富不是一块吃一口少一口的饼,而是能够通过运作使其无限膨胀的。获得财富真正的秘诀,其实是批判性的审视自己的欲望。当你根本不在意朋友买的跑车和副驾驶的美女,同事朋友圈里世界各地精彩的游客照,和所有“我身边的人都想要于是我觉得自己也想要拥有”的事物,你将会变得更加富裕。 社会广泛语义下的幸福的定义,是我们最不应该使其变作自己人生信条的理论。亚当斯密最为著名的论断说,只要人人都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对于这个社会,“看不见的手”理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追名逐利真的是件好事吗?其实说到底,大部分社会人只是基因的奴隶。他们每天的所做作为,只是为了换取基因的延续。目前的社会主流思想中,男性的财富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有多大程度的择偶范围,能让自己繁衍更多,更加出色的后代;而女性的外貌和身材被(很多时候甚至被女性自己)可笑地认为是一项在男女交往关系中的资本。我不相信灵魂之说,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意志,它几乎未曾在这些人的生活中显灵。 Followyourheart是陈词滥调,也是我们都应该尝试的好东西。 我办过两次健身房的半年卡,去锻炼的次数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显然那个时候,我也只是任由惯性的思维主导着我的生活。“大家都去健身房办卡,我也应该去。” 在健身房办卡给了我一种自己正在积极努力向上,变得更加优秀的假象。于是大脑可以安心地对自我说,你至少努力过了,现在去买罐冰镇可乐犒劳一下自己吧。 不久前,我在一家格斗俱乐部报了名。体验一次过后,我便爽快的缴纳了费用。因为我发现,拳头和腿部击打时迸发出刺耳的响声,和力量训练时仰卧起坐结束后酸软的肌肉,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从中得到的,不是别人递给我,命令我喜欢的“嗟来之快乐”,而是由我自由意志决定的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jj/9917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