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 立春:第一个节气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开始,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立春如何养生 1、立春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养生重点护肝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为主,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都有利于疏肝理气。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适合多吃,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发散的特点。 立春--养生功法 立春时节,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各项锻炼。不要选择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反而对人体的养阳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最好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散步 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适合于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及体弱者。 2、慢跑 慢跑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它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抵制,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慢跑前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展肢体及徒手操等。慢跑速度掌握在每分钟-米为宜,每次锻炼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好。慢跑的正确姿势为两手握拳,步伐均匀有节奏,注意用前脚掌着地不能用足跟着地,慢跑后应做整理运动。 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宜选择空气新鲜、道路平坦、绿化较好的地方进行。 3、保健操 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进去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可以经常做下列保健操: (1)一脚或前或后,轻轻遗训起脚跟,再轻轻放下脚跟着地,一脚做几次,再换另一脚,做几分钟以后,感觉头目舒适即可。 (2)两脚**,约与肩同宽,脚趾稍向外张,以感觉身体舒适的角度为原则,右手上举,位于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身后活动,感觉右肋部有热气冲出来为度,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也一样可以做此动作,几秒钏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 以上两节保健操有舒肝健脾,舒经活络,消除体内积滞的功效,可以帮人排除冬季体内的积食,是适合春季的养生运动。 4、梳头功 (1)气功预备式。正身站立,两脚分开,双膝稍屈,头正项直,两眼平视前方,全身自然放松,意守腹部丹田。年老体弱者可改用坐式,自然呼吸,鼻吸口呼,要求均匀和缓。 (2)入静放松后,双手缓缓上提,两掌心轻按前额经鼻口轻擦至下颌,再转向头后颈部,往上擦过头顺至前额。共按36次,首次宜轻,以后渐重。 (3)轻抓头皮。双手十指屈成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信此顺序共抓36次。 (4)两掌心贴于头面,自前额始擦至下颌后,再翻向后颈部,复经头顶再至前额止。共按36次,先重后轻。 (5)缓慢收功。收功时宜用梳齿圆滑的木梳轻梳头发,可按本人所需发型梳理。梳时呼吸均匀、动作柔和。 常练梳头功,可疏通血脉,并发送头部血液抚琴,使头发得到滋养,即防脱发又能耳聪目明,并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起到提神健脑、解除疲劳等作用,从而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5、干洗脚 方法是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同样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10-20遍。还可采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脚、暖足、蹬腿等方法来活动**。 6、立春正月节坐功 此为明朝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收录的一套养生功法,为宋朝陈希夷所创。这套功法针对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保健共有24势,此为其一, 原文如下: “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太阳、三焦。坐功:宜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转身拗劲,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治病: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本法以“立春”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特定的气功佝偻地,适宜于立春时节锻炼,可于立春时开始,练至雨水火上。原书所列本法主治病症,头顶、耳后、肩背、肘臂等处疼痛,均与春令风邪的偏胜侵袭有关,坚持采用本功法锻炼,有利于这些病症的祛除,无病者还有强身防病的作用。 注:我国古代的各种运动养生法,全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而导引气体运行,以达到更好的气功效果的目的,所以也称之为导引术。由于古代养生术中运气调息已是修炼的最基本功法,所以古代很多养生著作中只著述的导引的姿势,但是并不是叫人们只练花架子而放弃运气。其实中国的武术本来也是极其讲究运气的,这就叫“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现在的武术已经逐渐向击打技术和表演上发展,由于不强调练气,其健体的功效已不太显著。 7、五字真诀养生功 五字真诀养生功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养生术,由于其功效显著,所以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其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中有较为详尽地论述。书中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正仰卧,瞑日攫因(攫因者,如婴儿之拳手,以四指押拇指也),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华盖明(华盖,眉也),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日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道家行气,率不欲嘘。屯嘘者,长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于《仙经》。行气者,先除燎鼻中毛,所谓通神之路。若天露恶风,猛寒大热时,勿取气。” 此功法可强壮肝脏,对由肝积、肝虚、肝肿大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眼睛疲劳及目眩等病症疗效显著。 在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中还有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也是春季很好的锻炼项目。另外,日常生活中抓楼、骑车、甩手、仰卧起坐、退步行走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立春运动注意事项 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刚出汗就差不多了,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每天只要能坚持每次30分钟、每周3次或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爬山、跳绳、慢跑、室外体操等,就是很好的春季运动方式。 练功习武者,在室外注意增加衣物。 往期推荐 八棱锤,威风凛凛,勇猛有力运动很简单——跟赵文卓一起练健身气功八式武当太极扇,出扇如狂风骤雨,飘逸潇洒监制:周海涛王伟主编:户明方刘文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