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团职军转给寒门新入伍战士的5句大实话

发布时间:2021-7-25 12:46:44   点击数:

李干事第期;作者:佚名者;首发:李干事(ID:zmndxs);配图:来自网络。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授权,抄袭必究。

首先声明,如果只是想入伍锻炼两年,或者你的直系亲属在军地任职并身居高位,这篇文章与你关系不大,你就记住做到“服从命令注意安全、运动读书学习、珍惜战友情谊”这三件事就好。

如果想在部队长期干,不妨继续阅读该文。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我说的未必适用于你,你应该带着脑子去看我下面的话,觉得有用就留着,觉得没用就不要管它,觉得错误就自己琢磨该如何去做。

一、运动读书和学习,应该是伴随你终身的习惯,在入伍之初培养成这样的习惯尤为重要

毛主席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精神和肉体上的强大,就是依靠读书和运动获得。因为军队生活的特殊性,所以我将运动放在了读书和学习之前。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也适用于培养大多数人的运动习惯,套用过来就是“体能非逼不能练也”。入伍以后,除了跑步,你会接触到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双杠甚至四百米、五百米障碍等等体能训练科目,每个人的运动天赋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训练,也许别人很轻松,你可能会觉得很痛苦。不要害怕更不要去逃避,只要你自己尽力了,将来你会感谢自己。如果你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这些对你不算什么;如果你天生不爱运动,你更要感谢上天给你的这次强迫运动的机会。当年我在经历鸭子步、俯卧撑等各种训练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被教官踹到地上,心里诅咒了他无数次,但是当某一天突然在镜子前看到肚子上的八块腹肌,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看到这里,你也不用担心,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现在肯定是不存在打骂体罚现象;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教官不是对我那么“狠”,而是用商量的语气告诉我,你再做一个好不好?估计我也练不出来。所以,我更希望你能遇到一个不讲情面的班长)。

经历了新兵连比较大强度的训练后,应该能有助于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新兵连结束后会分到老连队,那里有很多技术岗位是谈不上体能训练强度的,比如空军的气象、油料、军械等等,如果你去了这样的单位,希望你能在业余时间,还保持经常运动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有助于你现在和将来的身体健康,也可能是你探亲回家时候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说不定还能帮助你收获爱情。毕竟大多数正常的女孩子,还是喜欢阳光、阳刚的男孩子的。

对了,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学会几项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

说完了运动,我们再说说读书和学习。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何我把读书和学习分开来。因为我说的读书,指的是一些没用的“闲书”,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诗词等等。部队里,一般都有图书室,读这些闲书,能陶冶你的情操。设想一下,将来的某天,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你和女友在种满了柳树的河边散步,你觉得是冒出一句“今晚的月亮真亮”好呢,还是来一句“月上柳梢头”更能打动她?

接下来说说学习。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有时间还是要看看大学里的课程。如果你想在部队长期干,不管你觉得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我都建议你根据自己的实力,准备一下报考军官或者士官学校。当然,如果只是想在部队干个五年、八年、累积一点资本就退伍的话,也可以学一些其他的,比如计算机、修理、养殖、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总之,不要荒废光阴。

等你将来从军队里出来后,你会深深的感受到,整个社会,能给你创造好的“运动读书和学习”环境的,除了军营,真找不出第二个地方,包括地方大学都不行。

二、要重视新兵连结束后的分配,提前运作;但也不要因为一开始分配的“不理想”而气馁

如果你只是想当两年兵,那去哪里都无所谓,如果非要我给你建议,我更希望你能去警卫连这样训练艰苦的单位,因为那里最锻炼人。

但是如果你想长期干,就要好好筹划一下了,因为不同的岗位,不仅将来留队转士官的概率有很大不同,而且还涉及高级、中级、初级士官指标问题。比如,警卫连无论如何是不会有高级士官指标的。

如果分配的岗位“不理想”呢?我不会劝你永远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比如我,天生就不喜欢做饭,要是让我去了炊事班,我是无论如何“爱”不起来的。但是我会劝你,一方面要骑马找马,分配的岗位不理想,你能立马改变吗?既然不行,那就要认清现实,先立足干好本职工作。你要记住,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喜欢不安心本职工作的部属的。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能不安心。反过来想,你要是能把不喜欢的工作都能做好,将来还有什么可以困难能阻拦你?

分到了“不理想”的岗位,说明家里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不要紧,咱们前面不是说了吗,你可以考军校啊,现在考军校,还是比较公平的,要是考上了,不就可以换单位了?

要是没有考军校的能力呢?也没关系啊,那就好好表现,让领导认可你。当然,工作出色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就是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你可能会说,我就在警卫连,就算连长指导员认可我,有用吗?有用!因为他们今天是连长指导员,明天就有可能是机关股长或者其他业务部门主官,可能向单位领导推荐你去其他单位,也说不定,他们自己本身也有“关系”。总之,和领导处好关系,不会吃亏。

和领导处好关系的手段有很多,什么花钱送礼、请客吃饭等等,但是我劝你不要这么去做。因为现在部队风气整体上越来越好,绝大多数干部都不屑于干这些事,就算还有个别人吃这一套的,他的军旅之路应该也走不远。

对于一个战士来说,真要是和单位领导处好关系,其实很简单,做到两点就可以:一个就是服从,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再一个就是尊重,不仅当面尊重,背后也要尊重。可能有的新排长和你一样刚到连队,工作开展的还不顺利,有的老同志可能会说一些不是很和谐的话,别管别人怎么说,你不要掺和。“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要介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为会迷失你的本心。

有人说,要是能有机会自己选择岗位,哪个位置好、哪个位置不好,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你就看最有关系、最有来头、最聪明的战友选哪里,你跟着选哪里就对了。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同样的选择适合他,但未必适合你。

我跟你把话讲得再直白一点,比如有个和你一样都是大学入伍的小伙子,他家里很有“关系”,去了特战连队,一方面,可能他身体素质好,适合这样的大强度训练;另一方面,可能特战专业比武机会多,他脱颖而出拿名次的可能性大,立功的概率就大,说不定就可以直接提干。你要是也去了特战连,你能保证自己跟得上训练、保证连队能推荐你去比武、保证参加了比武就能拿名次、保证拿了名次就能立功、保证立了功连队就能推荐你考军校?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如果有条件,能认识单位的“大领导”固然是好,能认识负责人力资源的干事也不错,其实能和保密员搞好关系也很方便。因为哪些岗位相对好留队,他们是比较清楚的。你可以根据他们的介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三、要珍惜战友感情,可能这样纯正的感情,是你今生除了亲情和爱情之外最可贵的感情

转业一转眼两年多了,原来的战友打电话问我,退役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都很认真告诉他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找不到喝酒的人了:

以前是有人,找酒;现在是有酒,没人。

因为我从高中毕业入伍,服役二十多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在部队形成的。不要看每次探亲回家时候,原来的发小、同学、朋友都很热情,我相信他们的热情也是真挚的,但是很难持久。因为你和他们没有共同的成长经历,小时候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顶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战友在一起多年,摸爬滚打,上一样的课、训同样的练,甚至还有可能出生入死,这样共同的经历,才是构成你们感情的坚实基础。

我希望你和战友处好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哪座城市有你的战友,你将来去那个城市出差、旅游,你都能毫不犹豫通知他,他也能高高兴兴接待你,就行了。

如何和战友处好关系,除了用真心换真心之外,我也没啥可传授的。能想到的,就是有四点:

第一个是不要抬杠,当“ETC”(自动抬杠系统)。

第二个是平时相处,特别是娱乐时候,要认真但是不要较真。

第三个是不要非黑即白,要能容人。我原来当兵时候,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对于喜欢的人特别好,对于不喜欢的理都不想理,这样其实等于给自己无端树了很多敌人。

第四个是要多笑笑。我原来单位有个卫生员,小伙子和某个港台巨星同名,长得也很帅气,篮球打得也不错,但是就是整天板着脸,可能他觉得这样比较酷吧,代价就是他失去了一些他本该获得的机会,而且他本人还不知道。

再多说一句,和战友处好关系,这个“战友”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军官、老士官,给干部洗衣服、洗碗这种事情,别说你们肯定不屑于做,就是部队也是明令禁止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做个“有眼色”的孩子,论年龄,不少军官、老士官年龄都比你大,特别是海军、空军、火箭军等技术密集型的部队更加明显,有的甚至算起来都是你叔叔辈的,平时要是遇到打饭、打水等事情,谦让一下,不会让你吃亏的。

四、要认真对待座谈会,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真性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参加座谈会,可能是每个军人都少不了的一个经历。座谈会的内容,一般无非就是伙食怎么样、连队干部管理的合不合理、对单位建设有什么建议吗,等等之类的。我见过有座谈会“专业户”,也见过上级随机抽点人员参加座谈会的情况。

但是不管哪一种,平时都要做个有心人,多想一想:如果我参加座谈会,我该说什么?

千万不要想着,我参加座谈会,就是出个公差,大不了来个“徐庶进曹营”得了。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这个座谈会的组织者,你希望来座谈的人都一声不吭吗?你要是连队主官,你是不是希望参加座谈的同志,能借这个机会把连队的工作好好宣扬一下?

你可能会说,要是伙食不好,我还违心地说好啊?你要明白,你参加的是“座谈会”,而不是上级的“调查会”。既然是座谈会,领导问这个问题,说明他也不知道好不好,你又何必出头当这个恶人呢?要是“调查会”,说明上级已经知道伙食不好了,其实你说不说问题都不大了。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参加座谈会,多说本单位的好话;要是让你提建议,你不要针对你所在的单位提建议,而是要针对工作组的级别提建议,也就是说,你提出的这个建议,应该是在这个级别工作组或者比这个工作组级别高的单位才能解决的才行。

比如,旅里工作组来你们连队座谈,你要是说,建议连队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连长指导员会不会比较尴尬?你要是说,希望上级能多组织一些连队之间的文体对抗赛,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增加相互交流,这样是不是就显得比较高大上?

如果工作组非要让你讲问题呢?这时候,应该发挥你“年幼无知”的“优势”了,你可以说,我到部队时间短、见得少,没啥比较,所以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五、要认真对待队列训练,这个应该是培养军人气质的最好方式

你要是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仪仗兵举手投足之间,军人气质一览无余。因为我接触过从仪仗队退役的战友,在平时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的这种军人气质,队列训练至少占了百分之八十的功劳,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他们的身体先天条件。不要小看军姿、齐步、正步这些队列动作,经常训练,日积月累之下,会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影响到你。是不是觉得芭蕾舞演员特别有气质?他们的动作不也就是那几个?

队列训练,可能新兵连是最多的,下连之后,就会比较少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要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机会,不要怕苦也不要嫌枯燥,当某天你探亲回家时,穿着便装都有人说你是个当兵的,说明这兵就没有白当。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会导致你们无时无刻都面临安全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这个世界上真正无私关心你们安危的,非你们的父母莫属。大部分父母只会说,要注意安全,但是怎么才能保证安全,他们不知道也不会表达。到了部队,你的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也很关心你的安全,可能你认为他们的关心点和父母的出发点不一样,是为了怕影响自己的进步而关心你的。别管出发点如何,你要记住,他们是绝对不希望你发生安全问题的,他们讲的都是对的,他们说的都是用别人的教训换来的,你在部队能学到的安全常识、安全素养并且能养成的安全习惯,是能让你终生受益的。所以,希望你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一生平安!

以上是一个老兵个人的一些心得,觉得对的,就想一想。觉得不对的,就哈哈一笑,姑妄听之。

扫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4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