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罗红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业务副院长 从事儿内医院管理工作40余年。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儿内科各种常见、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曾担任省儿科学会的专业委员。赣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赣州市卫生系统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业务副院长。医院多次重大会诊和抢救工作。医院分管的医疗工作期间,无医疗事故发生。曾多次出色地化解了医疗纠纷,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曾担任过市政协委员。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管理的基础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的内容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实践总结归纳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生活规律 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定时睡觉和起床,定时定量吃饭,定时运动,定时饮水、定时排便。定时的好处是在大脑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随着习惯养成,其条件反射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可谓习惯成自然。 二、合理膳食 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追求既简单、清淡、又营养美味,屏弃肥甘厚味。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食物尽可能做到多样化。每天要保证足量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半斤左右水果)。既要保证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蛋奶肉豆类)的摄入又要注意碳水化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补充平衡。可根据季节调整每天的饮水量。另外,还要注意细节,进食时尽量放慢速度、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既可健脑又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三、适当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瑜伽、广场舞等),每天35-4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两次的抗阻训练(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拉力器、深蹲或倚墙静蹲等),并坚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久坐,一定要动静结合。适当的运动不论多大年龄都是必须坚持的。古人说的“饭后百步走、活到99”是与现代科学的认识相契合的。 四、坚决戒烟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陋习,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最大、也是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越早戒烟越好。 五、限制饮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与多种健康风险相关,如2型糖尿病、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痛风及癌症等。考虑到饮酒引发的综合健康风险可能大于潜在的获益,故提倡限制饮酒。也不建议不饮酒者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饮酒者应限制每天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小于25克;成年女性小于15克;或酒精摄入量每周小于等于克。肝肾功能不良、高血压、心房颤动、怀孕者不应饮酒。 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观点也是主张养生必养心。从“生物-行为-社会”的整体来解释,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减轻机体的炎症水平,可减少吸烟、失眠等不良行为,促进积极向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心脑血管健康。良好的心态、愉悦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可以调解神经内分泌系统良性循环。要保持始终积极向上开朗乐观从容淡定平和的心态,就需要我们必须自觉地不断调整情绪、放松心情,并要不断地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做掌控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不与别人攀比、只跟自己对比,才能做到心理平衡。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影响健康。让我们从细节入手,注重过程,注重细节,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我们自己的健康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仁心发布:体检那些事 仁心发布:体检那些事 仁心发布:体检那些事 仁心发布:体检那些事 仁心发布:体检那些事 专家和您说健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关于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4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