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浙派名师楼秀萍老

发布时间:2021-8-3 13:06:05   点击数:

有位科学家说,所谓教育,就是把教过的知识都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那点东西。

有位教育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确实,对教育来说很重要有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因为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通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学习、工作方式。

孩子良好习惯的内容

包括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自我保护习惯等。

包括学校上课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运动锻炼和娱乐习惯等。

包括尊重他人的习惯、帮助别人的习惯、爱护环境的习惯、劳动的习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的习惯等。

比如正面思考的习惯、辩证思考的习惯,我们也可以把它归到学习习惯里去。

影响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

1

父母不良的行为习惯

古语云,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父母不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晚上总是熬夜看电视、玩游戏,孩子也会不喜欢早睡,也很难有睡前阅读的习惯;

家长不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爱插队,孩子也会效仿;

父母语言粗野,孩子也容易出口成脏;

父母爱打骂孩子,孩子和同学相处时也容易有更多攻击性行为;

家长若不重视卫生、公德教育,在孩子面前随地乱丢垃圾,孩子都看在眼里,也会形成不良习惯。

2

对孩子教育失当

不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

家长因错误的目标、错误的沟通方式、错误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方向偏离;

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没有规矩、为孩子的错误找借口、对孩子的行为问题熟视无睹等,都会使孩子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

3

社会环境影响

孩子还未成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定型,很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有的孩子受不良朋友的影响,爱花钱,爱上网;有的孩子跟风追娱乐明星;有的居住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卫生习惯受影响。

有的父母盼望孩子上个好的大学,因为上好的大学,相对来说孩子对知识、对学术会更尊重、更敬畏,孩子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做更好的自己。

哪怕是选择一个小学、初中,父母也会考量这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因为底蕴深厚的学校,会在无形中正面影响孩子的思想、文化、精神状态。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

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合理安排学习,少玩手机;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按时作息,不熬夜;

整理物品,不乱放;

控制情绪,不发脾气;

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

当下社会,资讯多,生活压力大,要做个自律的成人是不容易的。

拿锻炼这件事来说,孩子放寒假有体育家作,每天跳绳、跑步,做仰卧起坐。可往往需要大人督促,家长自己若也能每天坚持锻炼,孩子也会跟着被带领好。

关于阅读,如果家长很爱看书,会营造书香家庭的话,孩子也很容易爱上看书。

2

细致入微,反复训练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有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手把手教,不断示范,要非常细心。

比如拿筷子,有些年轻人的手势也是不对的。说明孩子二三岁时,学拿筷子,就要教到位。大人要一遍遍亲身示范、鼓励、实践、指正。

又如一年级时,训练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书包怎么收拾,书按怎样的顺序放,本子怎么排,铅笔盒放哪里,小物件放哪里,需要每天训练。

还有孩子的房间怎么整理,包括床铺、书桌、衣柜、抽屉等,都要手把手教,多次示范,由扶到放,一点点让孩子习得技能,养成习惯。

这些习惯,家长千万别指望着说个三次两次,孩子就形成习惯了,一定要细处着手,不断训练,落实到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3

重要习惯,重点培养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可以由每天晚上亲子共读,逐步过渡到孩子独立阅读,也可以不定期让孩子复述故事,参加故事比赛等进行验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同时家里也能创造阅读的环境,如大家不看电视,大人尽量多看书,目之所及处都能放上书,定期进行家庭读书会等。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一个爱学习、爱阅读的孩子。

培养孩子合理花钱的习惯

可以让孩子学会在本子上记账,合理规划零用钱,践行得好的,定时奖励;践行得不好的,定时扣钱。持之以恒,如果孩子有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也会有所改善。

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

靠讲道理根本行不通,直接动起来呗。每日跳绳下,跑步20分钟,相信一两年过去,孩子的身体素质就会比较好。

同事的女儿,本来挺讨厌体育的,每天一有体育课,她就开始提前担心了,跑步怎么办?仰卧起坐怎么办?可不可以不上体育课?

可是这样一个体育潜力生,却在三个月的假期里,在家天天坚持练习跳绳、开合跳、仰卧起坐,而且每天是几组的训练量,最后,长了四五公分、瘦了几斤不说,在学校的云端运动会中,跳绳比赛还获得全校第二名。

让人吃惊的背后,自然是父母的力量支撑。一放寒假,父亲每天陪练;后来,父母每天就是陪伴、计时、督促;为了不打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习惯,偶尔有几天很晚了,因学习耽误还未训练过,父母也是照样硬着心肠让孩子训练完毕。

为了鼓励孩子,母亲每天把训练的量和照片发朋友圈,得到朋友、老师的点赞,把能量反馈到孩子,而且妈妈穿针引线,让体育名师阿姨与孩子达成口头协议,复学后需要检测,也会奖励,用短中期目标引领孩子。

功夫从不会负有心人,孩子从一开始的很被动,到逐步形成习惯,变得较为主动,也从显性的结果中尝到了甜头,运动就慢慢变成自己的刚需了。

4

坚持原则,养成规矩

很多时候,孩子习惯的养成也是很考验家长的意志力的,定下的规则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对待原则轻易不妥协。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能乖乖遵照执行。

如玩手机、玩电脑的习惯。首先是定下规矩,和孩子商量着定好规则,多少天玩一次,一次玩多少时间,什么情况下可以奖励玩的时间,什么情况需要扣除玩电脑的时间。然后按照规定不折不扣执行。现在很多青春期孩子迷恋上网,手机、电脑玩得过分,家长说了也不理。主要还是在小的时候,没有约法三章,听之任之,过了定规矩的黄金期,后来家长说的话就不灵了。

比如孩子吃饭时玩来玩去、三心二意,或挑三拣四,就跟他说清楚,十分钟后收掉食物,下午不能吃零食,一直到晚餐时间。下午,孩子可能会饿,会向你要零食,但你为了让他记心,自己承担后果,就不松口不心软。这样两三次之后,孩子就会尝到教训,应该吃饭的时候就会好好吃饭。

5

心平气和,学会等待

看到孩子屡教不改的坏习惯,很多家长容易炸毛,气不打一处来。在习惯培养上,家长的耐心和等待很重要。

内心深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渴求大人的肯定的,愿意为老师家长的鼓励赞许付出努力。可是,还有种种客观条件。拿写字这件事来说,有些孩子态度也认真,写出来的字却还是差。

那么,唯有等待。等待孩子的手指肌肉不断发展,等待孩子写字的感觉越来越好,等待孩子慢慢地熟能生巧。我们能主动干预的方式就是鼓励,再鼓励!就像庄稼,成长成熟是有时期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只会背道而驰,贻笑大方。

6

尊重孩子,注重沟通

平等沟通,互相尊重

拿孩子习惯培养来说,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接纳孩子的感受,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式、命令式、威胁式、忠告式等语气和姿态去和孩子进行沟通。

懂得倾听,鼓励表达

在孩子习惯培养过程中,当然会涉及到亲子之间的沟通,作为家长,更应该学会聆听,擅长倾听,鼓励孩子多说。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要轻易给出对与错的判断,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应,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地听,积极地想。

理解共情,换位思考

面对一个问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设身处地、耐心地去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状态,为孩子着想。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7

巧用方法,事半功倍

积极评价

积极评价是为了唤起孩子的需要和动机。

例如,从孩子一年级起,可以常采用发“表扬信”来鼓励孩子。

女儿:

你最近做作业前能先认真复习,做完作业能仔细检查,表现很棒,真是个好孩子,继续努力吧,期待你更大的进步!

评价人:妈妈

收到表扬信的孩子努力表现的劲头就更足了。不知不觉中,很多好习惯便形成了。

量化管理

有很多习惯可以用量化行为来巩固强化。

采用“表格式”记录法来强化。根据孩子当下需要加强训练的事情或习惯,用表格罗列出来,张贴上墙,每日考查,每日评价,及时鼓励,定期奖励。

角色扮演

孩子小的时候,有些社会习惯的形成,可以用孩子喜欢的角色表演来引导和强化。

幼儿园时,为了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法。家长演孩子,孩子演来做客的亲人。进门怎么招呼、引领入座、端水、问候,几次演下来,怎么礼貌招待客人就有数了。

又如为了养成感恩的习惯,让孩子当妈妈,家长来做孩子,把每天生活中的正能量、需要感谢的事和人回忆与感恩一下,慢慢的,孩子也能学会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展示强化

如果孩子不是很有自信,或上进心不是很强,我们不能经常去指责,那样会负强化,孩子会跟你对立,或更不当一回事。

你可以有策略地定期把孩子的作文、书法作品、甚至好的作业展示出来,定期叫亲朋友好友来参观,通过他们,给予正面的评价与鼓励,孩子会特别有信心和成就感。也可以将孩子的一些作文整理出来,编成集子,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自信的习惯会被慢慢激发出来。

时代发展一日千里,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拥抱未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良好的习惯是铸成德才兼备的未来人才的坚实基础。万丈高楼起于平地,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的重要性大家明白了,怎么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看大家的行动了。

人物介绍楼秀萍

海亮小学教师

浙派名师、绍兴市首届名师、诸暨市名师

绍兴市、诸暨市学科带头人诸暨市楼秀萍名师工作室导师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三级家庭教育讲师

绍兴市家庭教育优秀志愿者

绍兴市、诸暨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

诸暨市家庭教育优秀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为教师、家长做过二百多场教育专题讲座

开设个人教育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5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