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考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发布时间:2021-8-10 14:43:29   点击数:

体育教师公开招考试题每日一考|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卷(四十六)

考前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________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学习领域。

3.基本站立姿势是所有移动技术的准备姿势,它的动作要领是_______________。

4.篮球比赛中,从发球到过半场需要在______秒以内。

5.队列练习时,被指定作为目标看齐的学生成为______。

6.足球运球是指运动员用脚的某部位连续________。

7.跳远运动员起跳腾空后,身体仍保持“跨步”姿势,这一姿势称为________。

8.速度是人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9.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10.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骨骼增长______厘米。

二、选择题

11.体育运动中被称为“运动之母”的是()。

A.田径运动B.球类运动C.水上运动D.体操类运动

12.高二年级举行班级篮球赛,三班的五位同学各有特点、王力控球能力强、视野墅阔,张勇速度快、投篮比较准,刘刚身材最高、封盖能力强,赵伟身体灵活、外围投篮准,李强善于穿插跑位、篮板球能力较强,根据他们的个人特点,场上位置安排最恰当的一组是()。

A.张勇、赵伟任前锋;刘刚任中锋;李强、王力任后卫

B.张勇、李强任前锋;刘刚任中锋;王力、赵伟任后卫

C.王力、张勇任前锋;李强任中锋;刘刚、赵伟任后卫

D.赵伟、刘刚任前锋;李强任中锋;张勇、王力任后卫

13.某同学在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测试了米、跑步等多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的测试方法为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指尖而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据此推断该测试项目名称及该同学的性别是分别是()。

A.仰卧起坐,男B.仰卧起坐,女C.坐位体前屈,女D.坐位体前屈,男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翼:指队伍的两端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15.融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优美动听的音乐,风格各异的舞蹈动作,眼花缭乱的抛接和空中翻腾,使人得到高雅优美与惊险相结合的艺术享受,下面由音乐伴奏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是()。

A.街舞B.健身操C.花样滑冰D.广播体操

16.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矫正驼背,下列练锻炼方法中有助于练习的方式()。

①弓箭步走②俯卧挺身③仰卧举腿④体后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某同学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不好,假如他向你请教练习方法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你认为下列哪些选项适合他()。

①远足②利用肋木做拉伸练习③单杠悬垂④利用哑铃做对抗阻力练习⑤在沙地、草地跑跳练习⑥引体向上

A.①③⑤B.③④⑥C.②④⑤D.⑥④⑤

18.“走步违例、越位、后排进攻”三个名词规则分别属于下列哪几个运动项目()。

A.篮球排球足球B.排球足球篮球C.篮球足球排球D.足球排球篮球

19.在田径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时,人体对器械的工作距离、运动时间和出手初速度是投掷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从运动力学角度考虑,下列增加投掷远度的有效措施是()

①增加工作距离②缩短工作距离③缩短运行时间④加长运行时间⑤加快出手初速度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

20.关于鱼跃前滚翻教学正确的是()。

①重点是蹬地摆臂②难点是团身③重点是两腿迅速蹬直④难点是掌握屈臂缓冲与低头团身时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③②

21.在体育比赛中,技战术的灵活运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不同的运动项目均具有其独特的技战术。下列技战术中哪些属于足球运动所独有的()。

①头球摆渡②策应配合③边路传中④突分配合⑤梯次进攻⑥长传冲吊⑦短传渗透

A.①③⑥⑦B.①②⑥⑦C.②③④⑦D.④⑤⑥⑦

22.假如你参加体育活动时,不慎将踝关节扭伤,下列方法处理不当的是()。

A.立即用冰块冷敷或冷水冲洗B.抬高受伤脚肢,注意休息

C.立即冷敷和按摩D.24小时后敷伤药、热敷和按摩

23.在安排有氧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频率,锻炼效果理想的频率是()。

A.每周1—2次B.每周2—3次C.每周3—4次D.每周5—7次

三、简答题

24.什么是“极点”现象?怎样克服“极点”现象?

25.简述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6.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27.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28.调控体育课运动负荷一般采用哪些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

29.小崔是一名初中七年级的女生体型肥胖,平时不喜欢运动,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该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这一现象的原因作出分析。

五、教学设计题

30.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分析篮球变向运球教材。请注意目标的明确,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创新。

答案

试题答案

13.C。

14.D。解析:基准学生是指按规定队形列队时,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

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15.C。解析:街舞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广播体操是一种徒手操。

16.C。解析:弓箭步走和仰卧举腿主要练习下肢肌肉力量。

17.D。解析:发展肌肉力量与爆发力多采用抗阻性练习。远足属于有氧运动,肋木做拉伸练习

和单杠悬垂属于拉伸性练习,而利用哑铃做对抗阻力练习、在沙地草地跑跳练习和引体向上都属于抗阻性练习。故本题选D。

18.C。解析:走步违例属于篮球违例犯规动作,越位属于足球中违例犯规动作,而后排进攻属于排球的进攻战术。故本题选C。

19.D。解析:决定投掷器械远度的因素有,投掷的出手速度是由助跑、引臂、滑步、转体时力作用时间的长短,工作距离的长短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增加投掷远度的有效措施有增加工作距离,缩短运行时间,加快出手初速度。故本题选D。

打快球掩护,另一队员在其背后打距网稍远的半高球。

长传冲吊是一种在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战术打法。

短传渗透是足球四大进攻原则中的内容,四大进攻原则有,宽度原则,渗透原则,灵活原则和即兴发挥原则。故本题选B。

22.C。解析:踝关节扭伤后首先要防止伤处血肿,在扭伤即刻,用冰块外敷或冷水冲洗,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小时后可采用伤药以及热敷、理疗、按摩等。故本题选C。

23.C。解析:运动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率。但由于运动效应蓄积作用的特点,间隔不宜超过3天。

在学习一个动作的初期,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细胞的兴奋,而这一阶段皮质的内抑制尚未精确建立,故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呈现扩散状态,条件反射的通路不能集中,缺乏特异性,这称为泛化阶段。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够放松,出现多余动作。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教师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教学,不宜过多强调动作的细节。

不强化其错误动作,并注意肯定初学者动作的正确方向,可促进条件抑制的发展

(2)分化阶段

在不断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从分散趋于集中,而且抑制过程增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动作的细节,这就进入了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这一阶段动作定型初步建立但不够巩固,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干扰而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3)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①巩固阶段

经过对正确动作的不断重复,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作定型比较稳定地建立起来,而且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配合协调,这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仍然要坚持不断的重复性技术练习,以防止动作定型的消退。

②动作自动化现象

内脏器官配合协调,这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仍然要坚持不断的重复性技术练习,以防止动作定型的消退。

26.

(1)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科学的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改善骨的内部结构。

②骨周围肌肉活动的越多,骨的长度增长的越明显,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

③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依张力和压力的变化更加清晰而有规律。

力量训练可使肌肉结缔组织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肌内膜和肌束膜均增厚,肌腱和韧带也明显增粗,上述变化都提高了肌肉的抗拉力性能。

⑤肌肉内的化学成分改变

经过长期训练,肌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明显增加,如肌红蛋白、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糖原都有较明显的增加。

⑥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增多

系统的训练可使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管径也有所扩张,继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了营养状况,提高了肌肉的功能能力。

(1)改变身体运动的要素。

(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

(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4)改变练习的重复条件。

(5)改变课的组织教法安排。

四、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设计题

30.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复习原地运球、高低运球、左右手换手运球

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动作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学会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对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通过分组练习、观察模仿的学习,掌握标准跨步、迈步运球与身体协调配合动作要领。

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行进间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

体会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速、安静、整齐

(二)准备部分

1.复习导入

5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拍球的不同部分。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技术动作到位,为接下来的动作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比赛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比赛)大多数学生都会发生遇到防守时无法突破、丢球的现象,导致进攻失败。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没有掌握正确的变向运球方法,即使掌握了原地横向、侧向运球,也会由于在行进间变向时动作不连贯等原因出现丢球,最终导致进攻失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组织: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教学比赛。

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后进行提问。

(三)基本部分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学习

教师完成动作示范,讲解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明确学习目的。2.两人一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

教师完整示范动作,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习,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3.一人一球分解动作

教师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左手运球-变向-向右侧身压肩-换球-加速前进。左、右手交替练习(弱势手先行,弱势手练习的时间要长于强势手),体验拍球不同部分,教师及校队同还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练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行进间折线运球(分为六小组)

通过行进间慢速、快速的练习,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变向突然,侧身压肩快,变向后加速”的道理。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体验、练习,在体验过程中探究出正确动作的方法。请不同水平的学生展示,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分析。让学生对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错误。通过学生反复讨论—体验—练习,使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对比探索、激发兴趣达到初步掌握技术动作的目标。练习中要求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错、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和谐互助的精神。

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练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5.运球跑“垒”接力比赛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各种变向运球的方法,教师将总结出的各种运球方法加入到跑“垒”赛中,使学生体验成就感,激发其比赛热情,同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与团队精神。

要求:学生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完成比赛。

(四)结束部分

1.放松身心

2.教师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4.值日生收还器材

五、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标志桶

六、预计强度

平均心率为~次/分钟左右,课堂密度为35~40%左右。

七、教学反思

获取更多真题,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5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