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即开始,“立春”就意味着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同理,我们的身体在蛰居了一整个冬天后,也渐渐苏醒。此时该怎么调养呢?小编有3个小建议:记得“咬春”,驱寒养阳气 春季饮食调养应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培养初春的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辛甘食物有助于养阳及护阳,这些食物有葱、芫荽、红枣及花生等。 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即在这一天要吃一些新鲜蔬菜,既为迎新,也能防病。 古代人咬春,咬的便是春饼。 而现代的我们咬春基本上少不了三件物事:萝卜、生菜、辛辣配菜(葱、韭菜、大蒜等)。 中医认为,北方的萝卜、南方的生菜是最常见的生发食物,有提升阳气之效。此外,大葱、芫荽、韭菜等辛辣食物,不仅能驱寒,还能杀菌。在立春这个乍暖还寒的日子里,适当吃一些这些食物,既应景又养生!时常“春练”,调气血、强筋骨立春之后,春练也该安排起来了。不过,此时人体刚刚进入阳气升发的阶段不久,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津液消耗过多,有损阳气,甚至外感风寒。一般建议春练以小运动量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特别是肝火易旺、情绪急躁之人,春练更应采用舒缓、轻柔的方式,例如散步就是不错的选择。散步时最好选在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要太快,顺其自然,不疲劳就好。边散步边做深呼吸,能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特别适合体质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其它运动方式,比如:慢跑: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体形,增强机体免疫力。放风筝:春天放风筝不失为健康的娱乐活动。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比较适合年轻人。此外,像打太极拳、做操、骑车、仰卧起坐、退步走等,都是适合在初春做的运动。适当“春捂”,增强免疫力初春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天放晴时,阳光普照、温暖宜人;天骤阴时,则寒气袭人,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还会使人感觉重回冬天。气温虽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立春后“倒春寒”还时常来袭。因此,立春之后要本着“春捂”的原则,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说到“春捂”,到底该怎么捂呢?其实,记住以下这组数据,跟着照做即可:24~48小时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8℃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重点捂头颈与双脚。15℃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是15℃。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不捂了。7~14天即使气温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最好捂14天以上。注意:“春捂”也得把握好度,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衣物增减,要视天气变化的情况、自身的体能素质而定。捂过头,同样有害健康。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或慢性病病人,应随时留意身体变化,一有不适情形,赶紧就医。右下角点一个“在看”一起期待春暖花开编辑:阿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38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