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实施方案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号)、结合合肥市市区(以下简称“市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考试对象市区届初中毕业生和年在市区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二、考试时间年市区体育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市教育考试院具体实施。考试时间原则上4月底前完成,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将综合疫情防控情况及天气等因素确定后另行通知。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西藏班体育考试依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相关政策规定执行,考务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三、考试项目体育考试有9个选考项目,分别为:A.50米跑;B.坐位体前屈;C.立定跳远;D.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E.掷实心球;F.跳绳;G.篮球运球;H.足球折线运球;N.米跑(男)/米跑(女)。考生须任选其中2项,选定项目后不得更改,选考项目填报时间另行通知(各项目考试规则见附件1)。四、考试分值体育考试总分值60分,每个选考项目各30分,计入考生年中考总分。各项目测试时以0分为起点。体育考试成绩设4个等级:60-54分为A等级,53-48分为B等级,47-42分为C等级,41分及以下为D等级,作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运动与健康”实证材料之一。五、评分标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教育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年颁布施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初中三年级相关项目的评分标准等,制定《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2)。六、免考与缓考(一)免考1.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免考。获准免考的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按总分值的%计入中考总分。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可申请全部项目免考或单一项目免考。获准免考的学生,免考项目按照该项目分值的60%计分,参加考试项目以实际成绩计分。考生获准免考后,其免考申请表、免考证明材料及审核材料须存入学生档案。(二)缓考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由市教育局集中组织一次缓考,缓考于体育考试后2周左右进行,考生不得改变选考项目。不得申请单项缓考。缓考期间,仍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办理免考手续,其体育考试成绩按总分值的60%计入中考总分。市教育局成立审核指导组,指导各区对考生的免考、缓考进行统一审核。《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与缓考程序》(见附件3)。七、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计划,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认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做好学生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二)统筹兼顾,确保安全。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加强对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对考生的健康监测工作。按规范使用场地、器材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考试前及考试结束后,要安排专人督促每位学生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等,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各考点要加强对考务人员、保卫人员、场地布置人员及考生的安全教育,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齐医疗急救设备,并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三)坚守理念,确保有序。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各初中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体育考试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成立由校长、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人员组成的体育考试工作机构,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及考试规则,明确分工,职责到人;要结合体育考试特点及学校、学生实际,指导学生选择考试项目,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体育考试开始前,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体检,要教育、提醒学生和家长实事求是,不隐瞒学生疾病情况。凡患有疾病,且不适合参加体育考试的,要坚决实行免考。所有考生选择的考试项目,须由家长签字确认。学校要科学有效安排学生考前练习和训练,防范伤害事故;要做好家长咨询接待服务和送考工作。各考点要成立体育考试考务工作机构,细化体育考试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有序进行,不得安排有直系亲属参加体育考试的人员参与考务工作。附件:1.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规则2.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3.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与缓考程序4.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附件1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 健康学科考试规则 一、/米跑 在塑胶田径跑道上进行,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每名受试者测试一次,因摔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 2.跑进中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 3.跑进中推、拉、阻挡他人跑进; 4.跑进中由他人领跑,或借助他人的力量跑进; 5.抢跑。 二、50米跑 在塑胶田径跑道上进行,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全力跑向终点线,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应以10.2秒记录成绩。每名受试者测试一次。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 2.跑进中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或者右侧的跑道线; 3.跑进中推、拉、阻挡他人跑进; 4.抢跑。 三、引体向上(男)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距离与肩同宽,身体成直臂悬垂姿势。身体停止晃动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当下颚超过横杠上沿时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即终止测试。每名受试者测试一次。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身体没有从静止悬垂姿势开始考试; 2.两次动作之间,手臂没有充分伸直; 3.动作完成时,下颚未超过杠面; 4.引体过程中身体强烈摆动。 四、1分钟仰卧起坐(女) 受试者仰卧于软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同伴按压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每名受试者测试一次。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起坐时,双肘未触及两膝; 2.仰卧时,手背及肩胛骨未触垫; 3.考试过程中两手手指未交叉贴于脑后; 4.考试过程中,臀部离垫。 五、跳绳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个,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个数。每名受试者测试一次。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单脚交换跳或反摇绳; 2.每跳跃一次摇绳多回环; 3.用手转动跳绳的转轴。 六、坐位体前屈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两腿不能弯曲。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每名受试者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突然发力,使游标因惯性自行前滑; 2.向前推时两腿膝盖弯曲; 3.单手中指推,另一手中指离开游标; 4.部分脚掌离开脚蹬板。 七、立定跳远 在测试垫上进行,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助跑或连跳动作。受试者测试结束后,从测试区域的前方走出。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每名受试者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起跳前垫步、上步; 2.单腿起跳; 3.从起跳区域后方走出; 4.起跳前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和测试区域。 八、掷实心球 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每名受试者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投掷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掷线或起掷线前地面; 2.球出手前有助跑动作; 3.投掷过程中双脚同时离地; 4.投掷过程中身体侧后仰,投球时是双手持球、单手发力。 九、篮球运球 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即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每名受试者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出发时抢跑; 2.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 3.运球高度超过受试者肩部; 4.膝盖以下身体部位触球; 5.漏绕标志杆; 6.碰倒标志杆; 7.测试时人或球超出测试区域; 8.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受试者到达终点的瞬间,必须单手或双手触球)。 十、足球折线运球 在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场22米×5米的区域进行。起点终点距离20米,标志杆宽间距4米,长间距8米。听测评员口令后,受试者从起始线开始运球,分别绕过标志杆外侧,冲过终点线。运球启动开表,运球冲过终点停表。测评员记录其所用时间。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每名受试者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受试者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出发时抢跑; 2.漏绕标志杆; 3.碰倒标志杆; 4.故意手球; 5.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十一、犯规处理 测试次数为一次的项目,犯规一次,予以口头警告;犯规二次,酌情扣1-3分。 测试次数为两次的项目,犯规一次,以另一次测试成绩为最终成绩;如两次测试均犯规,补测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附件2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 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男) 注:单项满分后不另行加分。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 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女) 注:单项满分后不另行加分。 附件3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 健康学科考试免考与缓考程序 一、免考 1.申请。提供《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申请表》(附件4-1)。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申请免考的,须同时提供残疾人证(残疾类别为肢残);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申请免考的,须同时提供二级甲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2.审核。考生所在学校要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进行审核,并将通过审核的考生名单在学校公示栏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区教育主管部门。 3.审批。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包括医学专家、残联部门工作人员在内的审批组,在市教育局审核指导组的指导下,对免考申请及证明材料进行统一审核,并将结果报市教育考试院。对于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的考生,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统一复审时,必须安排2名以上的专门人员对免考考生进行目测,目测人必须在《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审批结束后,考生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无法参加体育考试须申请免考的,由学校审核、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于考试当天在考点提交考务主任,办理审批手续。 二、缓考 1.申请。申请缓考须提供《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缓考申请表》(附件4-2)、二级甲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2.审核。考生所在学校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进行审核后,报区教育主管部门。 3.审批。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包括医学专家、残联部门工作人员在内的审批组,对缓考申请及证明材料进行统一审批后报市教育考试院。 考生因伤、病或意外事故处于康复阶段,目前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参加体育考试的,仍应按照规定选择体育考试选考项目。考生至考试当天仍未康复(含女生经期),不能参加体育考试,或在考试现场突发疾病或意外的,应及时提出缓考申请,经考点医务人员和考点主考批准后缓考。 附件4-1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 考试免考申请表 学校: 备注:1.本表一式二份。批准后的申请表,一份进考生档案,一份存学校备查。 2.附残疾人证(残疾类别为肢残);二级甲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附件4-2 合肥市市区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 考试缓考申请表 学校: 备注: 1.本表一式二份。批准后的申请表,一份进考生档案,一份存学校备查。 2.附二级甲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来源:合肥中考中招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zysx/9940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