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做到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下来,同时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我们尝试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所学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展开练习,使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 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所以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全面兼顾。对于“暂差生”,主要注重基础训练、夯实基础;对于中等学生,我们主要注重巩固作业、逐步提升;对于优秀生,主要注重思维拓展、综合提高。只有分层布置作业,各类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有压力,对体育运动才会产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身体耐力很好,那么他们比较适合跑长跑;有的学生弹跳力很好,适合跳远和踢足球;有的力量很好,适合掷铅球或者链球等。我们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根据体育专项测评结果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势,以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使得体育教学能够凸显差异化、个性化。 二、设计多元化游戏型家庭作业 (一)户外主题体育家庭作业 户外主题体育活动能够开阔视野、愉悦身心,这类作业主要包括登山、徒步、骑车、放风筝等。教师在布置这类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尽量避开阴雨天,时间最好是在周末,每个月1至2次。 (二)体能主题体育家庭作业 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掌握的运动技巧,增强体质,强化心肺机能。这些活动包括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广播体操等。教师在布置这类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尽可能使活动范围合理,每周安排1至2次,每次10至20分钟。 (三)以柔韧训练为主的体育家庭作业 以柔韧为主导的运动家庭作业包括纵叉、横叉、坐位体前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柔韧素质,增强柔韧度。老师在安排这类作业时,要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是每周1次,每次10至20分钟。这个作业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学生可以在沙发、床上练习。 (四)民族传统项目主题体育家庭作业 踢毽子、跳橡皮筋、玩沙包等传统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在训练中体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庭作业安排通常是一个月1至2次,由父母陪同。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将“大鱼网”这个游戏融入到体育项目训练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速度、合作意识以及灵活性。其间,一部分学生手牵手做渔网,扮演活蹦乱跳的小鱼,父母模仿渔民的围捕,让学生初步了解捕鱼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会渔民劳动和丰收的喜悦。通过此类民族游戏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海边人家独具特色的风情,同时也能加深其对不同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球类主题体育家庭作业 球类主题活动包括足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这种运动受场地条件、天气条件的限制,要求较高,每月安排2至3次。例如在玩球类运动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喜欢凑在一起,这样的模式降低了玩球运动的质量,孩子之间也会增加相撞的危险。对此,家长们可以在空旷的场地圈出红色的小圈,一个小圈的大小适合4至6人玩球,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圈和同学共同玩球。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孩子积极参与到球类运动中,也能够保障孩子的运动环境,更利于户外活动有效性的提升。 (六)游戏类体育家庭作业 游戏型体育作业是指以小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猜拳、手指游戏、跳房子、萝卜蹲等。游戏是低年级段儿童最喜欢的体育项目,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游戏中,学生们也可以随意选择同伴、玩具以及玩法等。例如在跳房子户外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在场地上画上自己想要房子的样子,在每个房子的方格内写上数字。父母指定数字,可以让学生想办法一步跳进这个数字,还可以让学生按正序或者倒序跳完每一个格子,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数字的敏感性。 (七)设计小组比拼游戏作业 小组比拼游戏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使其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他们即兴比赛。例如在学习跳绳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由组队,进行跳绳比赛,其间可以将组员跳绳的数量加到一起,算出总分,分数多的小组胜利。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体育作业完成的自主性 (一)“互联网+”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网上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实现了学习的因地制宜。比如,在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有动作和要领。教师就在互联网平台上给学生上传不同的学习视频,让学生照着学习,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网站,让他们搜寻相关资料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二)“互联网+”评价,打造高效多样化评价机制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要打造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从多个方面的指标去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以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等项目来综合评判;同时,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比如在互联网上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来源:《山东教育》(小学)年4月刊) 作者: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长城学校张青松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bornier.com/ydxg/995218.html |